“丞相为何知道崔谅是诈降呢?”
孔明说道:
“我知道这个人不是真心投降,所以故意让他进城。”
“他必定会把所有情况都告诉夏侯楙,想要将计就计行事。”
“我看到他来的情形,足以知道他是诈降,又让两名将领同去,来稳住他的心。”
“这个人如果是真心投降,必然会阻拦;他欣然同意,是害怕我怀疑。”
“他心里想着等两名将领一同进入城中,再杀他们也不迟;又让我军有了依托,放心前进。”
“我已经暗中嘱咐两名将领,在城门处对付他。”
“城内必然没有防备,我军随后就到:这是出其不意。”
众将领都拜服。
孔明说道:
“骗崔谅的人,是我让心腹之人假装成魏将裴绪。”
“我又去骗天水郡,到现在还没有消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现在可以趁机夺取它。”
于是留下吴懿守南安,刘琰守安定,替换出魏延的军马去夺取天水郡。
却说天水郡太守马遵,听说夏侯楙被困在南安城中,于是召集文武官员商议。
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人说道:
“夏侯驸马乃是金枝玉叶,如果有什么差错,难逃坐视不管的罪责。”
“太守为何不率领全部兵马去救援呢?”
马遵正在疑虑的时候,忽然报告说夏侯驸马派心腹将领裴绪到了。
裴绪进入府中,拿出公文交给马遵,说道:
“都督请求安定、天水两郡的兵马,连夜救援。”
说完,匆匆离去。
第二天又有报信的马到来,说道:
“安定的兵马已经先去了,让太守火速前来会合。”
马遵正要起兵,忽然有一个人从外面进来说道:
“太守中了诸葛亮的计谋了!”
众人一看,乃是天水冀县人,姓姜名维,字伯约。
他的父亲叫姜冏,过去曾经是天水郡的功曹,因为羌人叛乱,死于国事。
姜维自幼博览群书,兵法武艺,无所不通;
侍奉母亲极为孝顺,郡中的人都敬重他;
后来担任中郎将,参与本郡的军事。
当天姜维对马遵说道:
“最近听说诸葛亮打败夏侯楙,困在南安,围得水泄不通,怎么会有人从重重包围中出来?”
“而且裴绪是个无名的下级将领,从来没见过;况且安定来报信的马,又没有公文:由此推断,这个人是蜀将假装魏将。”
“骗得太守出城,料想城中没有防备,必然在附近暗中埋伏一支军队,乘虚夺取天水。”
马遵恍然大悟道:
“如果不是伯约的话,就中了奸计了!”
姜维笑着说道:
“太守放心。”
“我有一个计策,可以擒拿诸葛亮,解除南安的危机。”
正是:
运筹又遇强中手,斗智还逢意外人。
不知道他的计策是什么,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