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说是灌鸡汤也好,画大饼也好。
总之,在刘谌的一番真情实感下,在场的所有人都激动异常。
谁不想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谁不想青史留名供后人传颂。
尤其是谯周这样的人,刘谌的这一举动,正是洗刷自己身上污点的时候。
这个时候不赶紧出力,什么时候出力?
于是在离开皇宫之后,谯周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切切实实的负担起大汉司空这一官职的本职工作。
在整个成都乃至整个益州都掀起一场官场整风运动的同时,罗宪也带着那装扮成魏兵的两万大军绕到了永安城后。
并且大张旗鼓的出现在永安城下,并且打出了魏将石苞的旗号。
这一下可把城里的盛曼和谢询给吓坏了。
当即便围在一起商议对策:
“魏兵怎么会出现在永安?”
盛曼脸上带着诧异和担忧的问道。
如今的吴国早就已经不复当年的盛况,在几次内乱之后,国力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
若不是有那些世家大族的帮衬,此时的吴国不会比季汉好到哪里去。
当初吴国得到邓艾偷渡阴平,并且刘禅准备投降的消息之后。
立刻意识到季汉即将亡国,汉吴 互为唇齿,一国灭亡之后,另一国断然没有独活的道理。
于是满朝文武就聚到一起准备商议对策。
可是商议过来商议过去,也没有人能拿出来个确定的主意。
一方面,吴国此时的力量确实是不太能照顾得到季汉。
另一方面,谁也不确定刘禅是不是真的要开城投降。
真要是去帮季汉,万一刘禅真的投降,自己岂不是既没有救下来季汉,还得罪了曹魏?
可如果不帮,唇亡齿寒的道理自己还是懂的。
此时的孙休已经处在重病当中,随时都有可能驾鹤西去。
但是脑子还是清醒的,于是便提出来折中的对策。
派出一支人马,从永安方向进入益州境内。
如果季汉还有挽救的可能,这一支兵马就帮助季汉击退魏军。
如果季汉已经没有挽救的可能,或者说已经投降曹魏,那就占据永安这个三国交界的咽喉之地。
只要把永安给占住,扼守住这个咽喉,到时候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有操作的空间。
孙休作为吴国的第三位君主,也是除了孙权之外最正常的一个君主。
战略眼光这种东西还是有的。
定下的这计策可以说是吴国如今局面的最优解。
于是在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吴国便派出了三万兵马前往永安,由步协统帅,以盛曼和谢询为副将。准备视情况而定,看看季汉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到达汉吴边境之后,步协并没有第一时间渡江,而是让盛曼和谢询为先锋,各自率领一万兵马,前往永安。
自己则驻守江东,一旦情况有变 ,还有回圜的空间。
于是盛曼和谢询就兵分两路,杀往永安。
等两人到达永安之后,却发现情况和自己预想的大有差别。
此时的季汉确实已经投降了,但是还没有灭亡,反而有一个叫刘谌的宗室逃出成都,并且从剑阁杀回了成都。
更重要的是,此时的永安城防已经空虚,只有极少数的驻军。
当这个消息传回到东岸的时候,步协毫不犹豫的就下令让盛曼和谢询拿下永安。
这可是咽喉要地,曾经陆逊求而不得的地方,此时就摆在自己的面前。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一座几乎不设防的城,对于两万吴军来说,拿下简直就是轻而易举。
根本就没有花费多少功夫,永安就易主了。
速度之快,直接超出了步协等人的预料。
一开始的时候,盛曼和谢询甚至都不敢相信自己就这样把永安给拿下来了。
于是两人一边在城中布置防务,一边向成都的方向派出探子,又把自己已经占领永安的消息传给步协。
步协在得知两人已经拿下来永安的消息,顿时也傻眼了。
谁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局面。
居然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一个重镇。
步协甚至都不敢自己过江前往永安,只是吩咐盛曼和谢询两人在 守城的的同时,一定要盯着成都方向的动向。
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