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茹,上次你说雅茹和紫茹想来四九城工作的事情,你给办好了吗。”房子已经建好了,现在是缺少嫡系的人马。商店的钱财可不能让给外人来管。
“没有,她俩一个十六岁、一个十四岁,根本就没到上班的年龄。现在又是这种情况,各个街道都在劝返无业人员回乡务农,我去哪里给她们俩找工作。”
“我这里有个活,你问问她俩干不干。福利院要开一个商店,需要两个售货员,不过还要兼任商店的库管和现金,整个商店里也就她们两个人,顶多有干不了的重活,可以去福利院找人帮忙。”想来想去,还是用秦家的人比较妥当。最起码还有李淮茹给她俩担保。
“福利院还是农业户口吧,我回去问问她俩愿不愿意来。”
“对,福利院的职工全是农业人口,想给她俩弄非农业户口是不可能的。除非你给她俩想办法。”李阳可不想专门给她俩要非农业户口,她们有一个当法官的姐姐,自己才不会去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万一李淮茹认为自己对她两个未成年的妹妹起了歹心,自己到时候有理也说不清楚。
“媳妇们,你们有没有人给你家夫君推荐的,可以跟我说说。”李阳转向了在家的几个丫头,想看看她们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当然,也为了显示公平。
其他几个丫头也没理会李阳,两个临时工的名额,丫头们根本就没有兴趣。这也是人所处的地位不同,认识的圈子就不同。看问题的眼光就不同。
像丫头们的同事,不是部委的工作人员,就是大学的教授、讲师,他们家的孩子,即便没有工作,也不会让孩子去这样的地方上班,当然,等到几年后上山下乡的时候,就又是另一种说法了。能把孩子安排在四九城的周边下乡,那也得有一定的实力才行。
人吗,都这样,一时说的一时的话。
秦雅茹、秦紫茹来的很快。
秦雅茹是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秦紫茹是小学毕业以后,秦家二婶就不让她读书了,每天跟着下地干农活,回到家还得帮着干家务活。
听说来李阳这里不但不用下地干活,还可以挣工资,秦紫茹把自己的衣服包成一个小包裹,跳上车跟着李淮茹就来了。
晚上回家的时候,李阳见到了来上班的两个小丫头。身上穿的还是前两年李阳送给她们的布拉吉,已经显得有些不合身了,裙子的下摆都快要到了膝盖了。裙边也都被磨出来了毛边。
这怎么行,这不是影响我福利院的形象嘛。再看看包裹里的衣服,还不如身上这件。包裹里一共有两身衣服,一身是夏天穿的,一身是春秋穿连带着冬天当外罩的衣服,上面还带着补丁的粗布衣服,甚至是补丁上面还摞着补丁,很明显是平时下地穿的衣服也被带过来了。
“行了,你们俩的衣服都收起来吧,上班就别穿这样的衣服了。明天你俩去商店买两身平时穿的,在去服装店做几身上班穿的,钱由商店报销,算是你们上班的福利。”
十八子商店卖的可都是李阳和老太太从国外零元购弄回来的商品,要是这俩丫头穿现在的衣服卖货,也别想把商品卖出去了。顾客进了商店,还以为十八子商店是卖破烂的。
至于头发,还是算了吧,现在的姑娘们流行梳个大辫子,李阳也觉得还行。如果真给两个小孩来个双马尾,怎么总觉得有点邪恶了。
李淮茹第二天早早就去上班了,把两个丫头扔给了李阳。李阳只好带着秦雅茹和秦紫茹满四九城的转悠,从里到外的给两人配齐了服装。然后往福利院一扔。
十八子商店的商品比较杂,在粮食上,只出售大米和白面,由福利院派出专人负责。秦雅茹看管商店的库房,福利院从她这里领取粮食。秦紫茹管现金,每天福利院卖完粮食后,将现金交给她。
秦紫茹跟秦雅茹对账无误后,才将现金交给福利院的财务室。李阳则每个月看一下福利院的财务报表。心里有个数就行了。
大米每斤按照一块一毛钱出售,白面是一块钱。每人每次限售10斤。不要觉得贵,黑市上已经卖到四、五块钱一斤了。问题是以后李阳也不准备涨价了,就一直卖到停售为止。
就这价格,商店一开张,卖粮的窗口就排起了长队,买一次粮食,晚上去黑市一转手,一个月的工资就到手了。
第二天李芳就找上了李阳,两人商讨后,决定由区里派来人员进行核对,每户每月只能凭粮本购买一次。还仅限海淀区的住户。
李芳她们怎么折腾,那是她们的事情。李阳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