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汪广洋,拜谢神榜!”
朱元璋身后的人群中,汪广洋双目含泪的拜倒在地,心中不住重复着:神榜知我也!!
“名相啊,汪广洋,好自为之吧。”
看罢了金榜对汪广洋的评价,朱元璋也是暗自点了点头。
他同样心知,当初杀汪广洋,其实并不全是对方的错,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自己不满,不满对方身为右丞相,却不敢和左丞相胡惟庸对抗。
精于做事,疏于权谋,确实是对汪广洋最真切的评价。
『恭喜汪广洋,位列大明人杰之名相,奖励“造化洗髓卡”一张,“诸天令”一枚(已认主),《山河观想法》一部,《不朽天地诀》一部。』
『另外,检测到汪广洋不止存在于一个世界,现将其余世界的汪广洋与朱明王朝的汪广洋融合,成就唯一。』
由于汪广洋出生颇早,此刻在刘伯温融合而来的世界里,已经年近五十,所以还有一个少年汪广洋,存在于时间线更早的元英宗世界里。
......
『第二位:大明人杰之统帅,李文忠。』
『李文忠,字思本,明太祖朱元璋外甥,为大明开国立下赫赫战功,可以说是当时明军中堪比徐达的大将之才。』
“好好好!文忠上榜!可喜可贺也!!”
看到李文忠上榜,更被评为统帅,朱元璋可是比之前蓝玉上榜时,兴奋的多了。
毕竟,是自家外甥嘛!
『十九岁,第一次领兵的李文忠,便率部攻破池州,又连下四县,初露锋芒。』
『之后十年,更是屡次击败元军,以及张士诚、陈友谅等各地反王,辅佐朱元璋定鼎江南。』
『三十岁时,以副将身份跟随常遇春北伐,并在主将常遇春暴毙后,受命统领全军。』
『次年,李文忠被授为征虏左副将军,与大将军徐达分道领军,率十万人继续北伐,大获全胜。』
『接下来的十年,李文忠作为徐达麾下的一路军主将,屡次挥师向北,将元朝残余力量消灭殆尽,自己也因功获封曹国公的爵位。』
『直到四十六岁那年,李文忠因病去世,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写文致祭,追封其为岐阳王,谥号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位列第三。』
『恭喜李文忠,位列大明人杰之统帅,奖励“造化洗髓卡”一张,“诸天令”一枚(已认主),《军魂金身诀》一部,《飞霄枪诀》一套。』
“文忠,恭喜了!”
“末将多谢大帅,多谢神榜厚赐!”
虽然战事早已平定,可李文忠此刻却依旧身处军营,正跟在徐达身边,一边修炼对方亲自传授的《军魂金身诀》,一边也是辅佐对方,演练《兵家十绝军阵》。
两年多下来,李文忠的收获也是不小,就连入门极难的《军魂金身诀》,都已经修炼到了先天境界。
而此次金榜题名,又被赐予了原始版本的《军魂金身诀》传承之后,想必李文忠能有更深的领悟吧。
......
『第三位:大明人杰之谋士,陶安。』
『陶安,字主敬,是明太祖朱元璋麾下重要谋士。』
“哦?主敬也上榜了?”
朱元璋见连续三位人杰都是自己麾下,不禁也是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在后世名声不显的陶安,事实上是最早投效朱元璋的谋士,还在大名鼎鼎的刘伯温、朱升之前。』
『其最重要的谋划,就是力主占领南京,并以南京为都,定鼎天下。』
『在为朱元璋效力的十余年间,陶安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深得宠渥,并获赐御制门帖“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大明建国之初,陶安还被任命为总裁官,与李善长、刘基等人一同册定律令,议定礼制,贡献不小。』
『可惜,出生太早的陶安,就在大明建立这一年,因病去世,享年五十四岁,没能见到真正的盛世来临。』
『不过作为一名谋士,虽在后世名不见经传,也没有什么神鬼之谋,但到底是辅佐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倒也当得起“人杰”之称。』
“陶安,拜谢神榜厚赐!”
人群中,比汪广洋还大一岁的陶安,显得异常激动。
自家人知自家事,相比其余上榜的谋士们,他是真的不如,能够上榜,也多是借了朱元璋建立大明的光。
『恭喜陶安,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