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言,朝廷政务,纷乱冗杂。
可是,难归难,再难事情便可以不做吗?
底下官员能躲,他不能。
如果朝廷衮衮诸公都选择逃避的话,
那天下黎民百姓,又可以指望谁呢?
对手的攻讦,帝君的排斥,
宦海沉浮数十载,他太累了……
所幸
今日一战,多年国耻,一朝得雪。
怎能叫人不振奋?
甚至,就连左相一派,对此虽然没有表示出欢欣鼓舞。
但是,也多是一副欣慰之色,
“赏!!!重赏!!!
“大犒三军!!!”
帝君高坐殿中,满脸欣慰,龙颜大悦道。
底下,诸位大臣,也是纷纷点头表示支持,
“右相当日有保举之功,左相也有举荐之功,
二位都是朕的忠臣,良臣,贤臣啊。”
帝君自从听了这个消息到现在,一直都是满面春风。
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对左右二相,也是不吝褒奖。
满朝文武,上下欢腾。
只有户部尚书,哭丧着脸。
无他,实在是因为,府库空弊,国库空虚。
他也知道此次大胜是好事
也该赏,该重赏。
奈何,巧妇无米之炊……
总不能空口白牙,把几万将士打发了吧?
所以,当下也是咬牙出列
先是对着帝君恭贺了一番,逢如此大胜,全赖陛下天威种种,尽皆溢美之词。
就在户部尚书一通吹捧以后,准备开口切入正题的时候。
左相,率先出列,
抢先一声陛下,打断了户部尚书接下来的话。
他先是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户部尚书,
眼神微凛,不着痕迹的摇了摇头,示意接下来的话便不要说了。
户部尚书见自家这派领袖出列,
自然是唯命是从,
俯身行礼过后,便退入行列之中。
左相缓缓开口,沙哑老迈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中。
“臣,恭贺陛下,将士知恩敢战,方能以报皇恩。
当初若不是陛下知遇之恩,幽州军又哪来奋勇之余地?
臣,为陛下贺!!!”
帝君听的是如闻天籁,频频点头。
这边左相子带头祝贺,其余人等,哪能干站着。
于是,也纷纷行礼以表祝贺。
等众人行礼完毕,
大殿再度安静下来,
左相接着道
“陛下爱民如子,爱兵如子,如今将士立下功劳,不可不赏。
然古人有云,人力有时而穷,
如今天下百姓也是这般,
何况,军、民、皆是陛下子民,岂可厚此薄彼?”
这是,其一。
其二,
此前连年惨败,为何今日能得此大胜?
在臣看来,问题之关键还是在于用心二字上面。
此战说明,此前军中上下一体,一直都在玩忽职守,迁玩纵敌,嫌视陛下。
如今被逼入绝境,方才拼死效命。
陛下若是大赏,
微臣恐伤民力是其一。
更怕重现当初太祖谶言,忧患之事,再现于本朝。
这是其二
左相没有明说国库空虚,当众揭短。
只是委婉的说伤民力,这便是给帝君留了台阶。
如果帝君此刻收回成命,
那也可以说是体恤百姓。
不过,第二点可就是诛心之论了,
当年太祖就是觉得,军队里这些军将,动辄反复。
所以才收缩兵权,压制他们。
如今,潼关守军打了胜仗,必定成了一群骄兵,如果再大加赏赐,怕是更助长这些军将的骄横。
这一席话,说的帝君微微皱眉,
陷入沉思,
可怜这些将士,在前线保家卫国,却还要被人在背后构陷。
帝君有些迟疑道
“那依左相之言,此次不赏?”
“怕是不妥吧?”
左相接着说道
“臣并不是说不赏,雍州守将耿平瀚,此前丧城失地,本当一死,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