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乌剌合不勒,也正是利用这些姻亲关系,维系着自己和这些大将的关系。
这样,好也不好,
有亲情纽带的加持,总归多少是能增进感情的。
各部统帅,谈论起来,皆有亲缘血脉关系。
每每作战,必定一致对外。
但是,不好的就是,军国大事,本该以理服人,以法治国,现在国中许多人,一有大事,便论亲疏关系。
乌剌合不勒深知,如果一味的靠着这种姻亲关系,来治理国家,必定不是长久之计。
虽然,景国以武力立国,自己底下也是一群能征惯战的骄兵悍将,无论是冲锋陷阵也好,还是攻城略地也罢,都不在话下。
然而,他本人并非一个纯粹的武夫,
和他手底下大多数统帅不同,他从不固执己见,喜欢博采众长,听取众人意见。
取长补短,纳为己用。
以前还在北地冰原的时候,他觉得,前来催收赋税的军士,便是大人,人上人。
羁所州郡守大人,那更是了不起。如天神一般的人物。
而他那会觉得,要是能养他个几百上千头牲畜,还不用交税的话,那自己就是顶大顶大的富翁了。
现如今,再回头看,才知道那时候的自己多可笑。
他还有个优点,
那就是爱读书,读那些懦懦南儿的书。
南儿软弱,固然让他看不起,
但是,从他收集的那些南儿们写书籍上,
他学到了很多东西,受到了诸多启发和感悟。
并且书读的多了,便越发的觉得自己有多么渺小。
原来,中原王朝的成就,竟然如此璀璨夺目,历史传承,竟然这般源远流长。
尤其是那些湮没的朝代,他们虽然灭亡在历史长河中,但是他们创造的制度和文明,以及国家良好运行的章程,给了他带来了极大启发。
制度,可以使军队严整。高度集权。
制度,可以使政令畅通无阻。上下一心。
制度能让一个帝国,如臂使指。
这些都是后来自己起兵造反,读了这许多书以后,才明白的道理。
他清楚的记得,自己曾经在一本书册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蚍蜉撼巨树,蜉蝣见青天。”
形象的展示了,如今自己创建的国度,和中原王朝那些璀璨文明的差距。
所以,每每攻下一地,他都会要求收集当地书籍,供他研读。
也会拜访当地名门望族,或是德高望重之辈,以期获得他们支持。
他迫切想要学习更多的东西,讨教治国安邦的学问。
只不过,他搞不懂,为什么几乎每次都是被拒绝。
明明自己是强者,自己战胜了嵩国。
按他们在北地荒原这里的规矩,强者不是人人敬仰和崇拜吗?
为何到了嵩国,会被人如此唾骂,轻视,厌弃?
既然,不能为他所用,那自己便只能杀了他们。
从心底里来说,他是真不想杀了这些人。
他真的很想心平气和的和这些人,隔三差五谈经论道。
可惜,他们不为自己所用,那自己只能被迫杀了他们。
就像自己当初被迫起兵造反一样,谁没事想造反了?
如果不是北地苦寒,加之嵩国定制的“羊马税”太苛责。
谁又愿意冒着杀头的危险起兵造反?
谁不想安安稳稳的生活?
当初,北虏还是嵩国治下子民的时候,
不论年景好坏,
他们畜养的牲畜,都要缴税,没有减免。
三头羊,就得交一头给官府,五匹马便要交两匹给马政。
牛也一样,即便是牛病死了,也要交到官府那边,官府付给他们少的可怜的银钱或者粮食。
所有上交给官府的牲畜,必须得是成年的。
未长大的,官府一般还不收,如果非要收,只能两只抵作一只,
这还不算完,羊身上产出的羊毛,几乎要全部上交。
以至于,他们在起兵造反之前,曾经一度差点连衣服都穿不上,做毡房都只能拾捡散落地上的羊毛。
所以,被逼到这个地步,如何能不反?
有压迫,有不公,便会有反抗。
没有人,生来就是被压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