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爷见张连登走了,连忙打开小包袱,拿出笔墨砚和半尺黄绫。他略一思索,提笔写道:上谕:九门提督和珅:朕躬出朝,私访贤良,晚宿通州张家店,收张连登为义子。今差御儿张连登进京入提督府,速发白银三千两,送至通州张家店。钦此。写好之后,皇爷把黄绫仔细折好,这才安安稳稳地睡了一觉,一夜无话。
刘墉看完谕旨,心里“咯噔”一下,暗自吃惊:“这是我之前上的参本起了作用,圣上竟然亲自出京私访了。还让小殿下拿着谕旨去提督府要银子,这肯定是把谕旨给弄丢了。和珅要是没见到谕旨,肯定会大发雷霆,张连登的性命可就危险了。万一出了什么差错,这责任谁能担得起啊?”想到这儿,刘墉赶紧把书童刘安叫到跟前,低声吩咐道:“你跟我一起去提督府,到了那儿,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一切看我的眼色行事。”
刘安连忙点头,遵命照办。他来到外面,大声吩咐:“顺轿,大人要去提督府拜会。”轿夫们一听,不敢有丝毫懈怠,赶紧把轿子抬了过来。刘墉上了轿,轿前张成、潘俭、吉庆、吉敬、马启、王全六人开道,后面跟着书童刘安。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没一会儿,就来到了提督府。
门军一看是刘吏部来了,吓得赶紧跑进去通报。和珅听到通报,心里犯起了嘀咕,暗自寻思:“我正要杀张连登,他却偏偏这时候来拜会,肯定有事儿。再说了,他还是我的老师,我只能出去迎接。”于是,和珅站起身,整了整衣服,快步往外走去。见到刘吏部,他连忙躬身施礼。刘吏部也还了礼,两人你谦我让地走进大厅,分宾主落座。戴成赶紧捧上茶来。两人喝了口茶,放下茶盏。和珅满脸堆笑地问道:“老师今日大驾光临,不知有何指教啊?”
这刘墉到底会怎么回答呢?欲知后事如何,咱们下回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