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有位宁老先生,此人学问渊博,品德高尚,只是脾气有些古怪。他收徒弟有三个规矩:太笨的不教;到馆里只许带一个书童,还不许闲人随便进出;十年之内,只能是先生辞馆,不许东家辞退先生。因为这三个规矩,再加上束修多少都不计较,所以一直没人敢请他。
包山四处打听,得知了宁老先生的事儿,喜出望外。他赶忙亲自登门拜访,见面后,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礼。包山一看宁老先生,只见他面容和蔼,举止儒雅,透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心里就认定了这位先生。
包山把聘请先生的事儿跟宁老先生说了一遍,还诚恳地说:“老夫子的三条规矩,其中两条我都能答应。就是我三弟,我怕他资质愚笨,到时候还得劳烦先生多多费心教导。” 宁老先生听了,微微点头。当下,两人就把事情敲定,选了个好日子,让包公上馆读书。
到了那天,包家大摆宴席,恭请宁老先生。包山郑重地递上贽敬束修,一切礼仪都办得妥妥当当。随后,他领着包公来到书房,先拜了圣人,又拜了老师。说来也神奇,这师徒二人一见面,就觉得彼此投缘,互相欣赏。包山还特意安排了与包公同岁的伴童包兴,让他在书房伺候茶水,顺便也跟着学点知识。
这正是:英才得遇春风人,俊杰来从喜气生。从此,包公踏上了求学之路,未来又会有怎样的奇遇与挑战在等着他呢,咱们下回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