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说:“准备好了。你看,靠着篱笆那两垛,够不够?”史云看了看说:“够了够了,还用不完呢。有了烧柴,大哥你就别管了。今晚五更天,乡亲们都来这儿,大家自己动手。你就等着喝喜酒吧。”张立听了,哈哈大笑说:“全靠兄弟你费心了,我可真是担当不起啊!”史云笑着说:“这有啥,一来给大哥贺喜,二来大家凑个热闹,高兴高兴,也算是咱们渔家人的乐子了。”
正说着,就看见好多人扛着桌凳、挑着家伙、背着大锅,还有人换着挑调料、合伙挑菜蔬,热热闹闹地送来了,张立都忙不过来了,院子一下子就堆满了。也就是在绿鸭滩,要是在别的地方,像这样凑份子贺喜的事儿可不多见。这全是史云在那儿张罗帮忙。正好李弟老的也来了,把送来的东西都记好账,一一收下。张立怕记错了,还自己偷偷做了记号。史云每来一个人就嘱咐一句:“乡亲,明天早点来,可别迟到了。千万千万!”到了黄昏,东西都收齐了,史云才和李弟老的回去。
第二天四更天,史云与李弟老的就来了。五更天的时候,乡亲们也都到齐了。张立赶忙迎上去道谢。史云就开始分工,谁挖灶烧火、谁做菜、谁摆座位、谁抱柴挑水,安排得明明白白,一点儿都不用张立操心。张立高兴得在院子里进进出出,一会儿到这儿看看,一会儿到那儿瞅瞅,就像个上蹿下跳的猴子。过了一会儿,他又进屋问李氏:“闺女吃了啥没?”李氏说:“大哥,你别管了,我和女儿自己能弄好。”张立突然看见李氏,笑着说:“哎呀!妈妈今天也高兴了,还洗脸梳头了。”李氏笑着说:“说啥呢。乡亲们都来贺喜,我要是还黑乎乎的,咋见人啊?你看我这头还是女儿给我梳的呢。”张立说:“一看就知道你有了女儿,就使唤我那孩子梳头。再过几天,你吃饭还得让女儿喂你呢。”李氏听了,哼了一声说:“呸!别在这儿瞎说了。”张立笑嘻嘻地出去了。
没过多久,天就大亮了,妇女们也陆陆续续来了。李氏赶紧出去迎接,大家互相行礼道喜,看到牡丹,都惊讶得直咂嘴、吐舌头。牡丹到了这时候,也只能好好招待大家,稍微施展了一下自己的本事,就把这些人哄得开开心心的。
到了开饭的时候,座位都安排好了。屋里是女眷坐的,桌凳都很齐全,就连餐具也挑的是好看的。外面院子里是男客,有高桌也有矮座,大盘小碗的,也不讲究那么多。这可全是史云安排的,他可真不容易。大家不管亲疏,按照年纪大小排座位。你拿凳子,我拿家伙,嘻嘻哈哈地围坐在一起,特别痛快。不一会儿,桌上就杯盘狼藉了。虽说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都是鲜鱼活虾,荤素搭配,你添我换的,就图个丰盛。刚开始大家还慢慢喝着酒,后来有点醉意了,就开始划拳,大喊大叫的。
喜宴冲突与和解
正好史云和张立在划拳,张立喊了个“七巧”,史云喊了个“全来”。突然听到外面有人接话:“可巧俺也来了,可不是全来吗?”史云就仰起头往外面听。张立说:“听他干啥,咱们接着划拳。”史云说:“老兄等等,你我十三家都在这儿呢,外面谁敢搭话?我出去看看。”说着就站起来,打开柴门一看,原来是个年轻人,背着个包裹,正在那儿东张西望呢。史云大声喝道:“你这后生,在这儿偷看啥呢?刚才搭话的是你吧?”年轻人说:“不敢,是我。我看你们喝酒喝得这么热闹,馋得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我也想喝点酒。”史云说:“这儿又不是酒馆饭铺,你说什么‘沽饮’?你随便搭话,我也不跟你计较,赶紧走吧。”说完刚要转身,只见这年轻人一伸手拉住史云,说:“你说不是酒馆,怎么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喝酒?是不是欺负我是外乡人啊!”史云一听,马上就火了:“你这小子太没礼貌了!我放你走,你还拉着我不放。说欺负你,我就欺负你了,你能怎么样!”说着就抬手打了过去。年轻人微微一笑,把史云的手接住,往怀里一带,又往外一推。就听“咕咚”一声,史云往后一仰,摔倒在地上,心里想:“这小子力气可真大!我得小心点。”赶紧爬起来,又要动手。这时候张立出来劝架:“别打了,有话好好说。”问清楚原因后,就对年轻人说:“老弟,你可别误会。这儿真不是酒馆饭铺,这些乡亲都是来给我贺喜的。你要是想喝酒,进来吧,我请你喝三杯。”年轻人一听有酒喝,马上高兴起来,说:“请问老丈您贵姓?”张立说了自己的姓名,他又问史云。史云说:“俺是史云。你想咋着?”年轻人说:“史云大哥,怪我莽撞,你可别见怪。”说完,作了个揖。
后面还会发生啥事儿呢,咱们下回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