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个猝不及防。。
战斗只持续了不到一个小时,就迅速结束了。
此战汉军的伤亡很小,只付出了16人阵亡,49人受伤的轻微代价。
就取得了歼敌268人,俘虏380余人的战绩,双方的伤亡比在1:10左右。
而且这还是建立在汉军只是驱逐了对方,将对方从石将银山这里赶走,并未痛下杀手穷追猛打。
否则的话,驻扎在这里的一千多倒幕军恐怕一个都别想活着离开了!
驱逐了倒幕军之后,汉军并未追击,而是停下来,开始就地修筑工事,依托石见银山修建了三道坚固的防线。
如果倒幕军不甘心石见银山被夺走,率军来攻击他们的话,汉军将依托这些防线跟对方交战。
如果倒幕军自认倒霉,不派兵来报复的话,那这支军队就会成为汉军在钉在倭国本土的一颗钉子,持续不断的从后方威胁到倒幕军。
让他们不敢全力以赴的去进攻幕府,必须要留下一部分军队看住汉军,否则的话,汉军一个不小心,就容易直捣黄龙,把他们空虚的老巢给端了。
这样的后果倒幕军显然是承受不了的,所以汉军这边推测,倒幕军一定会尝试来进攻一下,或者是使用外交渠道向天朝发起抗议。
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无论对方选择直接开战,还是通过外交渠道抗议,对于汉军而言都没什么影响。
他们在修筑好了工事之后,便开始安安心心的对石见银山开采了起来。
石见银山经过倭国几百年的开采,这里的白银开采出去的白银足足有数亿两之多。
历史上,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的白银和铜矿才被完全采光,然后被倭国正府彻底封山,停止开采了。
如此算来的话,距离这座银山的关停,大约还有65年的时间。
不过到了后期,石见银山的产量下降了不少,每年的产量已经很难稳定保持在100万两以上,更别说达到曾经200万两白银的巅峰产量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幕府才同意将石见银山的开采权交给天朝,并且一交就是十年。
或许在他们看来,这里的年产量逐年下降,十年下来天朝未必能开采到1000万两白银,所以这笔买卖对他们而言并不亏。
但是,天朝这边却不是这么想的!
因为石见银山这边除了有白银之外,还有大量的铜矿。
而且,即便是后期产量下降,按照每年一百万两白银一半来估算的话,这里至少还能开采3250万两白银!
考虑到这是一座铜矿伴生的银矿,所以开采出这么多白银出来的同时,至少会获得五倍以上的铜矿。
而铜矿对于天朝而言也是一种非常紧缺的工业原材料,铜作为性价比最高的导电材料,这东西是电线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虽然白银和黄金也可以导电,但是这两种东西实在是太贵了,用这种东西做电线的话,显然不太可能。
因此,石见银山的价值远比幕府想象中的要大许多。
而且跟倭国之前那种落后的开采办法不同,天朝这边开采之前会派遣地质专家前来勘探。
在进行了详细的勘探,弄清楚当地的银矿和铜矿的矿脉分布之后,他们会从胶州的那些金矿地区征召大量熟练的矿工,将他们送到石见银山来开采。
军方这边也会组织爆破手,对矿石进行爆破,然后利用专业机械设备进行大规模集中化提炼。
这种开采效率,可不是倭国曾经那种老式的,落后的开采能比的。
所以,汉军有把握在十年之内,将石见银山彻底采光,一克白银都不给倭国人留下!
到时候,看到空无一物的石见银山,倭国人只怕会傻眼的吧?
汉军登陆倭国本土,派兵进攻石见银山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前线。
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倒幕军这边大为惊恐。
长州藩、萨摩藩、肥前藩和土佐番的四大藩主和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商讨如何应对汉军参战的局面。
“天朝人是什么意思?居然趁着我们的主力在前面讨伐幕府就对我们发起偷袭,还窃据了我们的银山,他们这是想要跟整个倭国为敌吗?”
长州藩的人对这个消息最为恼火,毕竟石见银山是他们打下来的,驻守在这里的军队也是长州藩的军队。
汉军打下这里之后,长州藩竹篮打水空欢喜一场不说,还付出了不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