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边发起强大的进攻,尽可能的牵制住毛熊人的兵力,让他们不要顾虑后方的安全,集中兵力对付高卢人!”
欧洲的大战打起来了,这对天朝而言是个机会。
虽然他们也派兵参战了,但是因为他们是主动进攻,战火不会燃烧进自己的家门。
所以对于天朝而言,他们受到战争的影响会非常小,本土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抓紧时间发展工业,抢占欧洲市场。
当然了,此时被卷入战争的只有普鲁士高卢和毛熊这三个欧洲国家,日不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板鸭等国家还没被卷入进来。
这样的话坐收渔翁之利的人就太多了,天朝能分到的利益就不多了。
所以,林千羽想要尽可能的扩大这场战争的规模。
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普鲁士展现出自己强大的实力,让日不落人产生忌惮。
或者是让普鲁士吃到一场惨败,让日不落对高卢的实力产生忌惮!
总而言之,他们必须要把日不落拉下水,不能让日不落继续这样高高在上的隔岸观火了!
不过以林千羽对普鲁士的军事实力的了解,他觉得志大才疏的拿破仑三世和他的法军根本不可能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普鲁士军队的对手。
所以真的打起来的话,普鲁士人肯定会获胜。
因此,日不落人大概率会加入到高卢这边。
考虑到天朝跟普鲁士是盟友,所以一旦日不落加入高卢那边的话,那么他们就是天朝的敌人了。
所以汉军就有借口对日不落在南亚的殖民地出手了,到时候马六甲海峡,星加坡等地都会受到汉军的攻击。
这些地区驻扎的英军兵力并不是很多,汉军有信心将这里拿下。
至于南亚这块被日不落视作为掌上明珠的殖民地,汉军目前并没有将其全部拿下的意图。
南亚的人口太多,而且这里本来就是个粪坑,天朝跟日不落不同。
天朝不缺少人口,只缺少土地,所以将这里打下来对于天朝而言意义不大,反而多出来了2亿多人的包袱。
而对于日不落人就完全不同了,他们的殖民地内,人口最多的,市场最大的地方就在南亚。
南亚既是他们最大的商品倾销地,也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初级原材料,包括茶叶,生丝之类的东西。
要是没有这么庞大的人口消化他们的产品,帮助他们提供初级原材料的话,日不落的工业只怕会受到极大的冲击,大量工厂会面临倒闭,大批工人会失去工作,继而引发整个日不落的动荡。
因此,在做好了准备之前,失去这里对于日不落而言几乎不亚于直接攻击他们的本土。
所以一旦汉军表现出了这个意图的话,日不落一定会对天朝展开疯狂的报复。
凭借着他们的强大海军和遍布全世界的海上殖民地和军事基地,天朝的商船很难通过天竺海进入大西洋,
一旦过了好望角或者是苏伊士运河的话,就有可能被对方击沉。
在天朝的海军拥有足以匹敌日不落的海外军事基地之前,他们是不可能在全世界各地跟日不落的海军角逐的。
所以,直接攻击南亚,对天朝而言弊大于利,这里没什么收益,反而还会惹上一身骚。
相较于南亚,人口很少的澳洲,反而更让林千羽感兴趣。
此时的澳洲对于日不落而言只不过是个鸡肋,这里面积虽然很大,资源贫乏,人口很少,既没有资源,又没有市场。
加上适合居住的地方比较少,中央地区全部都是沙漠和戈壁,气候炎热,降雨量很小,不适合居住也不适合耕种。
所以,在日不落人看来这里的发展潜力有限,因此他们一直都没有怎么重视和开发过这里。
澳洲此时的人口很少,1867年的时候澳洲的人口只有140万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因为南部地区发现了金矿,受到淘金热的影响跑过来的。
居住在澳洲本土的人口大约只有55万左右,相较于人口超过2亿的天竺而言,要攻占澳洲难度更低,要消化吸收这里也更容易,因为这里的人口更少。
此时的澳洲对于日不落的作用很小,除了南部地区发现了一些金矿之外,其他地区的价值几乎没有。
所以日不落人对这里其实一直都不怎么在意,在1840年之前,这里一直都是作为日不落流放囚犯的监狱在使用的。
因此,汉军出兵攻占这里不会损害到日不落人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