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来的这些人哪见过这玩意儿。
一个个震惊的同时又无比振奋。
全都起得比鸡早。
睡得比狗晚。
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这里的一切先进工作经验和拍摄技术。
但邓朝这些演员拍完戏份就先回国了。
临近年底可是他们大赚外快的时候。
拍摄进程比吕中林预想得更快。
仅仅40天就拍完了。
不过前世也只拍了68天。
这部在前世难产了二十多年的电影更多的还是受限于技术。
但这一世有着他提前半年的准备。
又有着工业光魔的技术支撑。
所以拍得快也正常。
法兰克听说一部科幻大片只用了40天就拍完还有些不敢置信。
亲自来到摄影棚看了一遍素材。
最终才心服口服了。
不过随之而来的便是高兴了。
因为拍得快就意味着钱花得少。
预算是七千万美金仅仅花了不到六千万。
大部分都花在了特效和布景上。
这意味就能节省一千多万的资金用于影片宣发。
吕中林没能拿到剪辑权。
因为剪辑师是迈克尔·卡恩。
一个三次拿到奥斯卡的剪辑大师。
当然他也有建议权。
吕中林还乐得清闲呢。
他也还要负责影片的原声专辑制作。
不过这都是小事儿。
需要演唱的他把谭婧、萨叮叮和李纹三人叫了过来录制。
后者虽然不是他公司的人。
但现在她也加入了“乐享馆”。
所以他给了对方一个机会。
同时也是打响“乐享馆”的名头。
需要纯舞曲的直接交给他的乐队。
比如片中用到的柴可夫斯基的《睡美人圆舞曲》。
还有约翰·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中的华尔兹舞曲。
这些他早就让五彩石交响乐团给录制出来了。
正好电影上映时就可以开售唱片。
华纳对于他在影片背景音乐中的“奢侈”早已经免疫。
而且乐见其成。
法兰克还开玩笑说吕中林有些偏心。
难道不应该是全部都用上古典音乐吗?
而吕中林也要为自己的第一张英文专辑《吕中林·格雷特》的宣传忙活起来了。
本来按照原定计划。
他现在应该飞回国内参加第二届元旦跨年联欢晚会。
而后再回来开展宣传活动。
但现在时间还充裕。
而且国内有着韩海坐镇。
他也就不急着回去了。
吕中林也总算体验到时间以秒计算是什么感觉了。
华纳为了更好地宣传他的专辑和《人工智能》电影。
直接建议他举办了书迷、歌迷、影迷联合的见面会。
见面会上他不但得给歌迷签名合影。
同时来到现场的还有庞大的书迷群体。
既有《探案集》、《小王子》,也有《哈利·波特》的书迷。
一个星期下来。
他一刻不停歇地跑了梅丽卡七个城市。
然后又马不停蹄地坐上回国的飞机。
还有三天就是元旦了。
这次他是自己和杨乐天等安保人员先回国。
没有把在梅丽卡的剧组成员带回来。
而是让他们继续学习。
“他对我们有戒心,而且很强。”
法兰克看着天空中渐渐远去的飞机,没来由地说了一句。
“我感觉到了,他的安保团队很专业很敬业,几乎无死角地负责他的安全。”
肯特利同样望着天空,恰到好处地附和了一句。
“根据总部召集的心理学家对他进行的人物性格分析,应该是当年李晓龙的负面影响。”
“他当年只跟我们华纳合作,但最终却死得很蹊跷。”
“而且连儿子都莫名其妙死在了道具枪下。”
法兰克微微眯着眼眸,轻声说道。
“假以时日,格雷特的影响力比李晓龙更深远,他这张专辑发行后,这种无形的影响力更能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