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公元557年—公元641年),字信本,出生于衡州,祖籍潭州临湘,是唐代着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初唐四大家之一。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1. 生平经历:
早年: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公元557年),欧阳询出生,其父欧阳纥曾讨伐岭南地区。太建二年(公元570年),欧阳纥在广州举兵谋反失败,欧阳询受到牵连,但逢大赦天下得以脱罪,后被东宫佐吏江总收养,在江总的教导下开始读书习作。
仕隋:祯明三年(公元589年),欧阳询养父江总入隋,他一同前往。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欧阳询出任隋朝太常博士,曾奉诏助越国公杨素撰《魏书》,杨素去世后此事中止。
仕唐: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欧阳询入唐,授给事中。同年,为开元通宝制词及书写。武德五年,作为领修人率十数人撰《艺文类聚》,并作序。武德九年,兼任弘文馆学士。此后留下诸多石刻碑记。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欧阳询卒,享年八十五岁。
2. 书法成就:
风格特点:欧阳询将南书的秀颖与北碑的峻厉融于一体,其楷书骨气劲峭,法度严整,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其字体被称为“欧体”。
代表作品:
楷书:《九成宫醴泉铭》是其楷书的经典之作,笔意多方,兼有隶书北碑的痕迹,结字法度森严,清朗秀润,气爽神隽,被历代书家奉为“欧体”的楷模;《皇甫诞碑》字体瘦硬,骨气森森;《化度寺碑》以“意”为要,在用笔上圆融了些许,含蓄典雅。
行书:《仲尼梦奠帖》点画之间,笔姿涵蕴丰富,意态多方,纵收有度,变化自如,长短相间。
3. 影响:欧阳询的楷书艺术直接影响到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创作,其南北兼容的书风,成为后代书论家和书法家以至书法欣赏者常规的心理。
总之,欧阳询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颜真卿(公元709年—公元785年),字清臣,号应方,乳名羡门子,别称颜平原、颜太保。京兆府万年县敦化坊人,唐朝着名政治家、书法家。他是复圣颜回四十世孙,文学家颜之推五世孙。其主要信息如下:
1. 政治生涯:
为官经历丰富: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中进士,四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曾担任过平原太守、宪部尚书、太子少师、吏部尚书等官职,官至太子太师,封爵鲁郡开国公。
安史之乱中举义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兵变,颜真卿联络堂兄颜杲卿,抗击叛军,被河北十七郡推为盟主,相继收复失地,为郭子仪、李光弼大军进入河北获取嘉山大捷奠定了基础。但在后来的政治生涯中,因整肃礼仪、整饬朝纲法纪,被李辅国等六任宰相忌恨不容,屡次遭贬地方达七八次之多。
壮烈殉国: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七十三岁的颜真卿被授命前去招降李希烈叛军,遭羁押为人质三年,被叛军缢杀,享年七十六岁。朝廷追授司徒,谥号文忠。颜真卿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
2. 书法成就:
楷书四大家之一: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合称为“颜筋柳骨”。
独特书风“颜体”:其楷书有篆籀之意,结体宽博,丰腴雄浑,独具阳刚之美。他的书法笔画粗壮,笔力雄强,给人以端庄、厚重之感。例如《多宝塔碑》是其早期的代表作品,结构严谨,笔画匀整;《颜勤礼碑》是其晚年的优秀代表作,气势豪迈雄强,神采奕奕。
行书佳作:颜真卿的行书也成就颇高,《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这篇祭文稿是在安史之乱中,其堂兄颜杲卿一家遭难后,颜真卿悲愤交加之下所写,笔墨时浓时淡,笔法圆转中杂以方折,姿态横生,朴拙秀丽,深厚挺拔,气势雄奇,神采飞动。
3. 文学贡献:颜真卿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等,但均已佚失。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颜真卿在政治上刚正不阿,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书法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人物。
柳公权(778 年—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