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臣子却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人想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武王平定了殷商的乱事之后,天下都归附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坚守节义不肯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薇菜来充饥。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他们作了一首歌,歌词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薇菜。用残暴取代残暴啊,竟不知道这是错误。神农、虞、夏的时代转眼就消逝了啊,我们将要归向何处?哎呀,只有死路一条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呀!”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上。由此看来,他们是有怨恨呢,还是没有怨恨呢?
有人说:“上天对人没有偏私,总是帮助好人。”像伯夷、叔齐,可以说是好人了吧?他们积累仁德、品行高洁,却落得饿死的下场。再说孔子的七十个得意弟子里,孔子唯独称赞颜渊是最好学的。然而颜渊常常穷困,连糟糠这样粗糙的食物都吃不饱,最终早早地去世了。上天对好人的报答,又怎么样呢?盗跖成天杀害无辜的人,把人肝挖出来吃,残暴凶狠、任意妄为,聚集党徒几千人,横行天下,竟然得以长寿而终,这是遵循了什么道德呢?这是特别重大而且明显的事例啊。如果说到近世,那些行为不遵循法度,专门违法犯禁的人,却一辈子安逸享乐,财富丰厚,子孙好几代都不断绝。而有的人,选好地方才肯迈步,到适宜的时候才肯说话,走路从来不抄小道,不是公正的事决不发愤去做,却遭遇灾祸的,数也数不清。我对此深感疑惑,倘若说有所谓的天道,这到底是对呢,还是不对呢?
孔子说:“主张不同,就不必在一起商议谋划了。”这也就是各自按照自己的志向行事罢了。所以孔子又说:“富贵如果可以求得,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不可求得,那就按照我所喜好的去做。”“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整个世道都混浊的时候,品行高洁的人才会显现出来。难道是因为他们把道德看得太重,而把富贵看得太轻了吗?“君子所担忧的是死后名声不能被人称颂啊。”贾谊说:“贪婪的人为财而死,有抱负的人为名献身,热衷权势的人因争权而丧生,普通百姓则只看重生存。”同样明亮的东西就会相互映照,同样种类的事物就会相互映求。“云跟随着龙,风跟随着虎,圣人出现,万物也就都能看得清楚了。”伯夷、叔齐虽然很贤能,但也是得到孔子的称赞之后名声才更加显着;颜渊虽然非常好学,也是因为依附于孔子之后德行才更加彰显。山林隐居之士,他们的出仕和退隐是根据时势变化的,像这类人如果名声被埋没而不能被人称颂,那真是可悲呀。民间那些想要修养品行、建立名声的人,如果不依附德高望重的人,又怎么能让自己的名声流传到后世呢!
对于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的结局,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
肯定的角度
道德高尚的坚守者:他们是坚守道义的典范。在武王伐纣后,他们秉持着对商朝的忠诚,坚守“仁”“孝”的观念,坚决不食周粟,体现了极高的道德气节。这种对原则的执着,在乱世中显得尤为珍贵,为后世树立了道德标杆,是儒家倡导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生动诠释。
理想主义的殉道者:他们代表了一种纯粹的理想主义精神。他们的行为体现了对旧秩序的维护,拒绝妥协于新兴政权,为了自己心中的正义理念,不惜以生命为代价,这种精神令人敬畏,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激励着后人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压力时,也要坚守自己内心的信念。
另一种思考角度
不识时务的愚者:从实用主义或者顺应历史潮流的角度看,商朝末年纣王无道,武王伐纣是顺应民心的正义之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而伯夷、叔齐没有认清这种历史大势,他们顽固地坚守已经腐朽的旧观念,某种程度上显得有些迂腐,他们的死似乎也成了一种无谓的牺牲。
命运悲剧的承受者:他们的结局也可以看作是时代悲剧的缩影。在新旧交替的动荡时期,他们作为旧秩序的维护者,无法在新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他们的价值观与现实产生了巨大的冲突,最终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这凸显了个体在历史变迁中的渺小和无奈。
还有论语中描写伯夷叔齐的文字,请看
《论语》中描写伯夷叔齐的文字主要有以下几处:
《公冶长篇》: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意思是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过去的仇怨,因此别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