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清楚记得,历史上朱棣正是采用某种策略成功解决了塞王问题。
这不仅是一个历史的事实,更是他此刻面临的现实挑战。
如何平衡各方势力,稳定朝局,这是他作为皇帝必须深思熟虑的问题。
解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提出了他的建议:
“臣听闻,谷王、辽王、肃王等曾多次上书,请求改换封地,但都被太祖皇帝拒绝。
如今陛下已执掌大权,或许可以顺水推舟,对他们施以恩泽,选择适宜的地方作为他们的新封国。
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的愿望,也能为其他塞王树立一个榜样。”
朱允炆轻轻点头,对解缙的提议表示认可。
他明白,对于那些塞王来说,虽然他们掌握着一定的兵权,但那些兵力本质上还是朝廷的军队。
只不过由于长期驻守在外,朝廷对他们的掌控力逐渐减弱。
然而,如果他们愿意内迁,失去兵权,那么他们的威胁自然也会大大降低。
然而,朱允炆也清楚,并非所有的塞王都能通过简单的改换封地来解决问题。
那些兵多将广的藩王,如宁王、秦王、晋王,以及能征善战的燕王,都是朝廷需要特别关注的对象。
他们的存在,对朝廷的稳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解缙似乎看出了朱允炆的担忧,他继续道:
“陛下,臣以为九大塞王中,以兵强兵多而论,秦、晋、燕、宁四王最为突出。
然而,秦、晋二王已经去世,袭爵者不过是孩童,自然构不成太大的威胁。
宁王虽然手握重兵,但他地处塞外,若朝廷断其供应,他必然难以长久维持。
因此,解决燕王的问题,便是解决诸藩之虑的关键。
臣听闻陛下已召燕王入京,若能强留燕王于京师,再派大将接手燕藩,那么燕王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朱允炆听罢,眉头微皱。
他虽然赞赏解缙的忠诚和才智,但对于他的这种过于简单的解决方案却并不完全认同。
他明白,削藩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盘需要精心布局的棋局。
每一个动作都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沉思道:“解缙啊,你的想法虽然有其合理之处,但过于简单化了。
宁王虽然地处塞外,但他的骑兵精锐,且归化的朵颜三卫并非易于对付。
若朝廷封锁不及,他完全有能力突袭大同。
一旦拿下大同,他便可与北平府形成呼应之势,长江以北将尽入其手。
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将目光放在燕王身上,而需要全面考虑削藩的策略。”
解缙闻言,脸上露出些许尴尬和困惑。
他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可能确实有些想当然了。
他低头沉思片刻,然后抬头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臣思虑不周。请陛下指点迷津,臣愿为朝廷效力。”
朱允炆见状,微笑着拍了拍解缙的肩膀,道:“你的忠诚和才智朕都看在眼里。削藩之事确实复杂,需要深思熟虑。”
说完,解缙告辞退出了谨慎殿,朱允炆便收拾心情,继续投入到处理朝政的事务中。
在解缙离开后,朱允炆沉默许久,最终叹息道:
“这些人目光格局,终究还是狭窄了些,终究是缺少了宏观思维。
看来建内阁,迫在眉睫了,内阁是很好的培训基地啊。”
裁军十万的消息,在京师内迅速传开,引起了一片哗然。
所有人都被新皇帝的魄力和手段深深震撼,毕竟在过往的历史长河中,帝王们往往热衷于扩军以增强实力,而裁军的举措却是极为罕见。
这次裁军,不仅展现了新皇帝对国家财政的深思熟虑,更显示出他对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深远规划。
消息传出后,文官们纷纷认为“文治”的时代即将到来,他们怀着激动和期待的心情,纷纷上表称颂皇帝的英明,预言大明盛世即将来临。
他们在朝堂之上,慷慨陈词,赞美之词如潮水般涌向皇帝,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明王朝未来的辉煌景象。
户部尚书郁新得知消息后,笑眯眯地对着户部主事夏元吉说道:“皇上此举,实在高明啊!”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赞赏和钦佩,仿佛已经看到了这一决策带来的深远影响。
夏元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