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今年三十九岁,已经历过无数的风雨和磨砺。
他在十一岁时被封为燕王,拜师国朝第一武将徐达,娶徐达之女为妻,二十一岁时便就藩北平。
这十几年的塞王生活,让他从一个皇胄贵子成长为统帅三军的大将。
他深知朝廷的复杂和险恶,也养成了凡事必须了然于胸、掌控之中的性格。
在明代初期,蒙元虽然被大明王朝逐出中原,退回到了草原深处。
但他们的军事实力并未因此而削弱,反而依旧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
他们依然拥有庞大的骑兵队伍,擅长在广阔的草原上驰骋,对中原地区构成了持续的威胁。
北平,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曾是蒙元的政治文化中心,其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它位于中原与草原的交界处,是中原地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关口。
一旦北平失守,整个中原地区都将暴露在蒙元的铁蹄之下。
朱棣,这位英勇的皇子,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
他明白,作为大明的守护者,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严密防范北方的威胁。
他亲自部署边防军队,加强城墙的修筑和加固,同时积极训练士兵,提高他们的战斗力。
然而,尽管朱棣做了这么多的准备和努力,北方的威胁依然如影随形。
蒙元的骑兵时常在边境地区出没,试图寻找机会入侵中原。
朱棣深知,只有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准备,才能确保大明的安宁和稳定。
因此,他时刻关注着北方的动态,不断调整和完善边防策略。
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守护着大明的疆土和人民,为后世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洪武朝时期,朱棣曾两次出征草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他的优秀领兵能力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和信任。
然而,随着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的相继去世,朱棣成为了朱元璋诸子中最年长的藩王。
这种情况的出现,让朱棣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深知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明白朱元璋对自己的看重和偏爱。
自从太子朱标、秦王、晋王,接连薨逝,自己作为诸王之中最年长,同时又是嫡子的朱棣,不是没有对于皇位的渴望。
但是朱元璋最后选择了,朱标的子嗣朱允炆。
朱棣对于父皇的选择也并没有那么的抗拒,只是心中有点失落罢了。
然而,他也清楚自己对于皇位的威胁。
在朱元璋临死前的一个月,他还下令让朱棣节制诸军、备卫开平。这封朱元璋最后遗诏,彻底让朱棣明白了父皇的心思。
这既是对朱棣的信任和看重,也是对他的一种约束和警示。
然而,当朱元璋的去世,朱棣心中的悲痛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无论是作为尚在人世的诸王之长,还是为人子的孝道,朱棣都没有理由,不去京师奔丧。
所以他不顾一切地奔袭千里,想要回到金陵为父送终。
然而,他却被拦在了淮安。那一刻,他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无助。
他只能痛哭不已,双膝跪地,对着金陵方向不断磕头,以表达心中的难过和无奈。
此刻,在享殿之中,朱棣的悲痛再次涌上心头。
他知道自己已经违背了父亲的遗诏,但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
朱棣不是没有怀疑过朱元璋的遗诏,因为从朱允炆对待诸王的态度上。
朱棣就有理由相信,这份遗诏就是朱允炆跟那帮子大臣弄出来对付自己的。
说到底还是因为自己的身份,诸王之长,太祖嫡子,久经战阵的藩王。
朱棣心中虽然有怨,但是也易位而处,也能理解,因为朱允炆是隔代传承。
此时的他只想在这里,尽情地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思念和愧疚。
他的哭声在大殿中回荡,仿佛要将这份悲痛永远地留在这里。
想到此处,朱棣心中阴霾已散,脸上露出坚定的神色。
他深吸一口气,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然后放声大哭起来。
他的哭声震天动地,仿佛要将心中的悲痛和不安都宣泄出来。
他告诉世人,他是孝顺的儿子、忠诚的臣子。
他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他对皇考的真心和对朝廷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