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奉天殿,早朝
陛下,明年改元,新朝更始,意味着万象更新,国家将迎来全新的气象。然而,朝廷各部缺员严重,这一问题犹如一块巨石压在心头,让人难以释怀。
吏部尚书张紞深知此事的紧迫性,于是他鼓起勇气,上前一步,郑重地奏道:“陛下,明年改元,新朝更始,这是一个时代的转折点,也是国家发展的关键时刻。然而,目前朝廷各部缺员严重,许多职位空缺,这对于国家的治理和发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臣恳请陛下开恩科,以广纳贤才,充实朝廷。
恩科的开设,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投身国家建设,更能为朝廷注入新的活力和智慧。这些贤才们或许来自不同的领域,但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才华横溢、心怀天下。他们的加入,必将为朝廷带来新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推动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同时,恩科也能激励更多的人才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通过科举考试,他们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学识,争取到为国家效力的机会。这种机制将促进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使国家的干部队伍更加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
陛下,臣深知朝廷的缺员问题不是一日之功所能解决,但恩科的开设无疑是一个积极的开始。请陛下审慎考虑,给予恩科以充分的支持和重视。相信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恩科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注入新的动力。”
朱允炆听了张紞的奏请,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转向陈迪,问道:“陈爱卿,以为如何?”
陈迪深知朝廷缺员之严重,对于张紞的提议,他内心是赞同的。
于是,他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道:“回陛下,臣深思熟虑后,对于张大人的观点表示赞同。在礼部人员组织方面,臣认为目前的管理与运作都相当稳健,人员配置合理,各项事务处理得当,并未发现明显的问题。
关于开恩科一事,臣认为此举实乃明智之举。恩科之设,旨在广开才路,让更多的贤能之士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若朝廷能够开恩科,必定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前来应试,其中不乏出类拔萃之辈。这样一来,朝廷就能够从中选拔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充实官僚队伍,为朝廷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开恩科也有助于提高朝廷的声望和影响力。当天下士子看到朝廷如此重视人才,自然会心生向往,愿意为朝廷效力。这样一来,朝廷就能够吸引更多的士子前来投奔,为朝廷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因此,臣恳请陛下采纳张大人的建议,开恩科选拔人才。相信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朝廷必定能够选拔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共同开创朝廷的辉煌未来。”
朱允炆听后,点了点头,但又觉得此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慎重考虑。于是,他说道:“此事稍后再议,吏部先准备朝堂官员档案,朕看完之后再做决定。”张紞和陈迪听后,虽然心中有些失望,但也知道陛下此举是出于谨慎,于是齐声答道:“遵旨。”
随后,礼部鸿胪卿庞仁上前禀报:“陛下,如今热孝已除,诸藩王、诸国使臣的离去之事,亟待安排。”
朱允炆听后,略一思索,说道:“恩,他们可以随时归去,鸿胪寺全权负责此事,务必安排妥当。”
庞仁领旨后,又继续说道:“陛下,关于一应赏赐,是遵循旧例,还是如何行事,还请陛下示下。”
朱允炆皱了皱眉,说道:“恩?朕记得之前已经定下成例,莫非礼部还有什么异议?”
庞仁听后,心中一惊,连忙解释道:“禀陛下,礼部的确按照新的赏赐规则行事,只是高丽与倭国使臣一直在闹腾,不愿离去。”
朱允炆听后,冷笑一声,说道:“呵,这些撮尔小国,竟敢如此无礼!是鸿胪寺办事不力,还是我大明无人可制他们?”
庞仁听后,心中惶恐,连忙跪下请罪道:“臣该死!未能妥善处理此事,请陛下责罚。”
朱允炆挥了挥手,说道:“起来吧,此事不怪你。着顺天府、五城兵马司协助鸿胪寺解决此事,务必让这些使臣尽快离去。”
庞仁听后,连忙谢恩领旨。
就在这时,庞仁又继续说道:“陛下,瓦剌使者求见。”
朱允炆听后,心中一动,瓦剌这个部落他并不陌生,历史上曾多次与大明发生战争。如今他们派使者前来,不知有何用意。于是,他说道:“让他们进来吧。”
很快,瓦剌使者呲麻上前行礼道:“大明皇帝陛下,我瓦剌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