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场争论并未就此结束。刑部侍左郎吴风华站了出来,他声音坚定地说道:“臣在此坚决反对户部所提出的盐政之法。此法不仅违背了太祖皇帝深思熟虑后定下的国策,更是对祖宗国法的公然无视,其影响之深远,实乃关系国朝盐税之稳固,边疆粮饷之供应,不容小觑。
太祖皇帝在位时,深知盐政之重要,故定下了严谨而周全的盐政之法,既保障了国家盐税的稳定收入,又确保了边疆将士的粮饷供应,使国家得以安定,边疆得以稳固。此法历经数代,虽有小修小补,但核心原则始终未变,可见其行之有效,深得人心。
然而,户部此次所提出的盐政之法,却是对太祖皇帝定下的国策进行了根本性的改变。此举不仅打破了数百年来盐政的稳定格局,更是对祖宗国法的公然挑战。若此法得以实施,必将导致盐税收入大幅下降,边疆粮饷供应不稳,甚至可能引发天下大乱,国家危矣。
臣深知陛下英明神武,定能明辨是非,洞察户部此举之祸国殃民。故臣斗胆请陛下严查户部,揪出这些无视祖宗国法、危害国家稳定的国贼,以儆效尤,维护国家盐政之稳定,确保边疆安宁,使国家得以长治久安。”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又是一片哗然。朱允炆知道,这场争论已经无法避免地升级了。
朱允炆,看着大殿里不断争吵的朝臣,心中一阵腻歪。这就是平常议事的常态,这些个文官每个背后都是一股势力的代表。看似为君为国,一身正气,毫无私心,但是真正毫无私心的有几个呢?
朴不用看着朱允炆的表情,立刻上前用他那尖细的嗓音高声喊道:“肃静!”
朝堂之上顿时为之一静。
朱允炆一脸严肃的扫视着众臣一圈,然后开口道:“盐,作为自古以来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关乎着每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更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基石。然而,由于提炼技术的限制,盐的价格长期居高不下,成为百姓生活中的一大负担。
就在这个时候,新盐之法的出现如同一缕春风,给百姓带来了福音。这一创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盐的提炼效率,使得盐的产量大幅增加,从而有效降低了盐的价格。新盐之法的推广,让百姓能够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购买到足够的盐,极大地改善了百姓的生活水平。
然而,新盐之法的出现也给旧的盐政带来了挑战。由于盐的价格降低,继续施行原有的盐引政策已经显得不合时宜。盐引政策原本是为了控制盐的流通和价格,但在新盐之法的影响下,这一政策的效用已经大打折扣。
贸然废除盐引政策,虽然可以顺应市场变化,但也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盐引政策的废除将使得盐的流通更加自由,但同时也可能引发市场混乱和价格波动。因此,我们需要慎重考虑如何调整盐政,以适应新盐之法带来的变化。
为此,我们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新盐之法的实验。通过实践,我们可以观察新盐之法在这些地区的实施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同时,我们也可以对比新盐法与盐引政策在不同地区的优劣表现,为未来的盐政改革提供有力的依据。
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实验和对比,我们能够找到一种既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又能够保持市场稳定的盐政模式。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新盐之法带来的优势,推动盐业的健康发展,为百姓的生活和国家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不知道诸卿对于这一方案有何看法?我们期待与各位共同探讨,共同为盐业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陛下,圣明如炬,洞察一切。臣等必当竭尽全力,谨遵您的圣命,不负陛下所托。”群臣齐声附和,语气中充满了对朱允炆的崇敬与信赖。
朱允炆知道这些人中,许多人还是不服气的,但是自己不得出来强压下去。朱允炆清楚,如果讨论下去,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不了了之。或者还是要自己最后出手,强压的方式实行这个政策。
每次上朝朱允炆就感觉到心累,总算体会到了,大明为什么出现那么多的奇葩了。在文官的权力庞大,皇帝失去了大多权力之后,想做许多事都会触碰一些人的利益。这些利益代表的文官集团,就会跳出来反对,扯后腿,和稀泥。然后就扯皮,扯着扯着就会让皇帝想干的事,干不成。要不就会出现一些个不守他们规矩的皇帝,累了吧,就毁灭吧,或者就直接撂挑子不干了。
所以朱允炆不得不,找出这个折中的法子,来应付这些人。只要让他们觉得,事情在他们可控的范围内,他们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