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一些官员利欲熏心,竟暗中贪墨军饷及赈灾物资。宫殿的阴影处,这些官员身着华丽官服,鬼鬼祟祟地聚在一起。巍峨的宫殿此刻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有些阴森,仿佛也在唾弃他们的恶行。他们全然不顾国家安危与百姓死活,每日盘算着如何中饱私囊。
与此同时,关中地区大旱,土地干裂得如同张张绝望的大嘴,仿佛在向苍*天哭诉。庄稼颗粒无收,大地如同被烈火炙烤过的铁板,散发着令人窒息的热气。烈日无情地炙烤着大地,空气仿佛都在燃烧,一丝风也没有。百姓们流离失所,饿殍遍野。荒芜的土地上,偶尔能看到几具干枯的尸体,像被遗弃的稻草人,散发着绝望的气息。
前线的孙坚、曹操和鲍信得知朝中情况及关中大旱,无奈之下只能暂时撤军。曹操率领着军队缓缓后退,原本喧嚣的战场渐渐安静下来。之前插在地上的军旗在风中无力地飘动着,仿佛也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地上残留的兵器在烈日下反射着刺眼的光芒,那是未完成的战斗的见证。周围的土地被士兵们的脚步扬起阵阵尘土,模糊了视线。远处的山峦依旧沉默地矗立着,却显得更加苍凉。天空中,几只孤鸟飞过,发出阵阵哀鸣,仿佛在为这场被迫中断的战争叹息。
曹操面色阴沉,望着逐渐远去的战场,心中满是愤懑与无奈。他想:“本欲一举击败董卓,还天下太平,却因朝中那些贪墨之徒和这该死的旱灾不得不撤军。这天下何时才能安定?百姓何时才能过上安稳日子?但此时撤军乃是无奈之举,日后定要想办法铲除这些腐败之人,解决旱灾危机,再次挥军西进,成就大业。”
鲍信也是痛心疾首,望着远处的荒芜,心情沉重。孙坚紧握着古锭刀,满脸悲愤,心中暗恨那些贪墨官员。
三路大军缓缓撤退,留下一片狼藉的战场。他们知道,这场战争暂时中断,但未来的路依旧艰难。他们必须想办法解决朝中的腐败问题和关中的大旱危机
刘辩得知关中大旱,又逢战事不利,当机立断下旨开始召集流民屯田。旨意传出,各地官员纷纷行动起来。荒芜的土地上,渐渐有了流民的身影,他们带着一丝希望,在官府的组织下开始开垦荒地
这一日,刘辩召集朝中大臣于朝堂之上议事。清晨的阳光透过大殿的门窗,洒在地上,映照出一片淡淡的光影,却也难掩这大殿历经沧桑后的陈旧。大臣们陆续进入朝堂,有的神情严肃,有的面露忧虑,他们都知晓今日这场议事至关重要。
刘辩端坐在龙椅之上,身姿挺拔,虽年纪尚轻,却有着不一般的沉稳气度。他先是环视了一圈诸位大臣,然后缓缓开口道:“众爱卿,董卓乱政之时,地方诸多郡县犹如脱缰之马,政令不通,各怀心思。如今董卓已除,朕欲重振朝纲,收回地方权力,还我大汉江山一统之态,众爱卿可有良策?”
话音落下,朝堂上先是一阵沉默,随后王允出列,躬身行礼道:“陛下圣明,此乃当务之急。然地方势力错综复杂,有董卓旧部盘踞一方,亦有各地豪强拥兵自重,不可贸然行事。臣以为,当先遣能臣前往各地,晓之以理,陈明利害,若有不从者,再以朝廷之兵威震慑。”
刘辩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赞许,又看向其他大臣,问道:“诸卿以为如何?”这时,有几位大臣纷纷附和王允之言,也有大臣提出担忧,怕此举引发地方叛乱,导致局势更加混乱。朝堂之上,众人各抒己见,讨论之声此起彼伏。
选派使者
刘辩认真倾听着大臣们的意见,心中权衡利弊。最终,他决定采纳王允的建议,选派几位能言善辩、忠心耿耿的大臣作为使者,分赴各地。
被选中的大臣们心中既感责任重大,又有些忐忑不安。他们深知此去任务艰巨,面对的都是些手握重兵、心思难测的地方势力。但为了汉室江山,他们还是毅然领命。
其中,大臣张昭,年逾不惑,为人沉稳睿智,能言善辩,颇具威望。刘辩亲自召见他,语重心长地叮嘱道:“张爱卿,此次你前往冀州,那冀州之地,诸侯林立,豪强众多,爱卿务必要谨慎行事,以朝廷大义劝服他们,若遇棘手之事,可速传消息回朝,朕定会全力支持你。”张昭跪地领命,目光坚定地回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哪怕肝脑涂地,也要为陛下收回冀州之权。”
其他几位使者也都一一领受任务,带着朝廷的诏书和刘辩的期望,踏上了前往各地的路途。他们或骑马,或乘车,身影渐行渐远,只留下扬起的尘土在洛阳城外的官道上飘荡,而刘辩站在城楼上,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久久未动,心中默默祈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