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京城局势看似暂时稳定下来,刘辨考虑到诸多因素,决定率领边军退出京外,回归边疆驻守。这一决定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各方势力中激起千层浪,引发了截然不同的反应,也让原本就暗流涌动的朝堂局势变得更加复杂莫测。
刘辨的考量与宣告
刘辨深知边军长期留在京城,容易引发各方猜忌,且边疆的安稳同样关乎大晋的整体安危,那里时刻需要重兵把守,以防外敌趁虚而入。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向皇帝奏请,表明了边军回归边疆的意愿。
朝堂之上,刘辨身着战甲,身姿挺拔,面容坚毅却透着一丝无奈,他拱手行礼后,沉稳地说道:“陛下,如今京城局势稍缓,战乱平息,臣以为边军久留京城并非长久之计。边疆之地,乃是我大晋的门户,常有外敌觊觎,若无精锐之师驻守,恐生变故。臣恳请陛下恩准,让边军回返边疆,继续履行戍边之责,保我大晋国土安宁。”
皇帝坐在龙椅上,微微点头,心中虽有些担忧京城少了边军这一有力震慑后,各方势力会再生事端,但也明白刘辨所言在理,便说道:“刘爱卿忠心可嘉,所虑亦是为了朝廷大局,朕准奏。只是希望爱卿回返边疆后,仍心系京城,若朝廷有需,还望能再施援手啊。”
刘辨赶忙跪地谢恩,高呼万岁,随后便着手安排边军准备撤离事宜。消息很快传遍了京城内外,各方势力听闻后,纷纷开始盘算起来。
齐王司马冏的窃喜与谋划
齐王司马冏得知边军即将离京,心中窃喜不已。他觉得刘辨这一离开,少了一个强劲的对手,往后自己在京城行事便少了许多阻碍。回到府邸后,他迫不及待地将亲信们召集到一起,脸上满是得意之色,在厅中来回踱步,兴奋地说道:“哈哈,那刘辨终于要走了,这京城往后可就是本王的天下了。之前他屡屡坏我好事,如今没了他和那边军撑腰,看谁还能阻拦本王掌控朝堂大权。”
一位亲信谄媚地笑着附和道:“王爷英明,那刘辨一走,确实是天赐良机啊。不过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成都王和河间王还在,他们定会趁着这个机会,也想扩充自己的势力呢。”
司马冏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阴狠,说道:“你说得对,咱们得抓紧时间布局。一方面,继续在朝中拉拢那些摇摆不定的大臣,许以重利,让他们彻底站到咱们这边来;另一方面,密切监视成都王和河间王的动静,一旦发现他们有什么动作,咱们也好提前应对,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于是,齐王一方开始更加积极地在京城展开活动。他们频繁宴请朝中官员,金银财宝流水般送出,不少原本持中立态度的大臣,在齐王的威逼利诱下,渐渐倒向了他这一边。同时,齐王还派出大量眼线,潜伏在成都王和河间王的府邸周围以及他们常出没的地方,时刻留意着他们的一言一行,只要稍有风吹草动,消息便能迅速传回到齐王这里。
成都王司马颖的忧虑与应对
成都王司马颖听闻边军要撤离京城,心中却满是忧虑。他深知刘辨虽然与自己有过合作意向,但毕竟立场不同,可刘辨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了齐王的势力,让京城的局势能维持相对的平衡。如今边军一走,齐王必然会更加肆无忌惮,自己怕是要面临更大的压力了。
在府邸的书房内,司马颖眉头紧锁,坐在书桌前,对着前来商议的谋士们说道:“诸位,刘辨这一走,京城局势堪忧啊。齐王那厮肯定会趁机大肆扩张势力,咱们必须得想个应对之策,否则日后怕是只能任由他拿捏了。”
一位谋士思索片刻后,说道:“王爷,当下咱们不妨先巩固自身的实力。一方面,继续在民间收拢民心,多做一些惠及百姓的实事,像修缮水利、开仓放粮之类的,让百姓们更加拥戴王爷您;另一方面,加强与各地藩王的联络,争取更多的外部支持,若是齐王真的妄图独霸朝堂,咱们也好有足够的力量与之抗衡。”
司马颖听了,觉得此计可行,当下便开始行动起来。他亲自前往京城周边的一些郡县,视察民生情况,下令拨出物资,帮助百姓修复被战火破坏的家园,组织劳力疏通河道,确保农田灌溉。百姓们见成都王如此关心他们的生活,对他越发感激和拥护,成都王在民间的威望也日益提升。
同时,司马颖又接连修书给几位交好的藩王,向他们阐明京城如今的局势以及齐王专权可能带来的危害,希望他们能在必要时出兵相助,共同维护大晋的江山社稷。藩王们纷纷回信,表示愿意支持司马颖,若有变故,定会出兵勤王,这让司马颖心中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