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辨听闻洛阳城破的噩耗后,痛心疾首,可他并未就此陷入绝望,而是凭借着多年在军中历练出的坚毅与对局势的敏锐洞察力,迅速做出了一个决定——带兵南下,去拥立司马睿为帝。在这乱世之中,他深知想要延续西晋的国祚,必须寻找一位有能力且有号召力的皇室宗亲来凝聚人心,而司马睿,便是他认为的最佳人选。此刻,刘辨怀揣着满心的期望与壮志,踏上了这条充满艰难险阻却又意义重大的南下之路,一场关乎西晋命运后续走向的行动,就此拉开了帷幕。
权衡局势,选定司马睿
刘辨站在营帐之中,望着地图上那代表着洛阳城的标记,眉头紧皱,心中满是悲愤与无奈。他深知洛阳城的沦陷意味着西晋失去了最为重要的根基,朝廷的统治已然摇摇欲坠。而北方此刻已被胡族势力搅得乌烟瘴气,继续留在这片土地上,想要复国几乎是难如登天。
“将军,如今洛阳已破,咱们该何去何从啊?”一位亲信将领满脸忧虑地问道。
刘辨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当下北方大乱,胡族横行,咱们势单力薄,硬拼不是办法。我思来想去,唯有南下,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南方相对安宁,且有诸多世家大族盘踞,若能寻得一位皇室宗亲,拥立其为帝,重新凝聚人心,或许还能延续我大晋的江山社稷。”
“可皇室宗亲众多,将军为何独独看中了司马睿呢?”将领又问道。
刘辨微微叹了口气,解释道:“司马睿此人,素有贤名,且在江东一带经营多年,颇得当地世家与百姓的拥戴。再者,我曾听闻他心怀大志,早有重振晋室之意。如今这等乱世,他既有根基,又有此等心思,正是咱们可以倚靠之人啊。况且,我观历史上诸多朝代更迭,在危难之际,南迁以图再起者亦不在少数,咱们如今效仿此举,未尝不可一试啊。”
众将领听了刘辨的分析,觉得颇有道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刘辨下定决心,开始整顿队伍,准备南下拥立司马睿为帝,开启这艰难的复国征程。
南下途中,晓行夜宿
刘辨率领着队伍,一路南下,可谓是历经艰辛。他们沿着官道前行,却因战乱,道路破败不堪,时常要绕路而行,穿过荒郊野外、深山老林。
白日里,士兵们顶着烈日赶路,身上的盔甲被汗水浸湿,又被晒干,留下一片片白色的汗渍。干粮有限,大家常常只能勉强果腹,可即便如此,也没有一个人抱怨,因为他们心中都怀着对复国的坚定信念。
夜晚扎营时,刘辨总是亲自巡视营地,关心士兵们的状况。有一回,他看到一位年轻的士兵因脚上磨起了水泡,走路一瘸一拐的,便上前关切地问道:“小兄弟,脚伤得厉害吗?可让军医给你看看,莫要落下病根啊。”
那士兵赶忙行礼,说道:“将军,不碍事的,能跟着将军您为复国效力,这点小伤算得了什么。”
刘辨拍了拍他的肩膀,感慨道:“好样的,兄弟们若都有你这般决心,何愁我大晋不能重兴啊。”
一路上,他们也遇到了不少小股的流民或是土匪。刘辨严令军队不得骚扰百姓,对于那些为非作歹的土匪,则果断出兵剿灭,因此赢得了沿途百姓的赞誉,也有不少流民听闻他们是去拥立晋室宗亲为帝,重拾复国希望,纷纷请求加入队伍,刘辨见他们皆是真心,便收留了一些青壮年,队伍也在这南下的过程中逐渐壮大起来。
抵达江东,面见司马睿
经过数月的长途跋涉,刘辨等人终于抵达了江东地界。望着那一片相对安宁繁荣的景象,刘辨心中感慨万千,同时也对接下来与司马睿的会面充满了期待与忐忑。
刘辨先是派人前去通报,表明自己的来意。司马睿听闻刘辨带兵前来,且是要拥立自己为帝,心中十分惊讶,赶忙召集心腹谋士们商议对策。
一位谋士说道:“王爷,如今西晋正统已在洛阳城破后摇摇欲坠,天下大乱,正是需要有人站出来收拾局面之时。这刘辨在军中颇有威望,又带来了一支队伍,若能为王爷所用,对咱们可是大有益处啊。”
司马睿微微点头,却又有些顾虑地说:“话虽如此,可此事干系重大,我怕贸然接受,会引发各方争议,且不知这刘辨究竟是真心拥立,还是另有图谋啊。”
谋士笑道:“王爷不必过虑,且先见他一见,听听他如何说,再做定夺不迟。”
于是,司马睿决定接见刘辨。刘辨进入王府后,见到司马睿,赶忙行礼参拜,说道:“王爷,如今洛阳城破,陛下生死未卜,大晋江山危在旦夕。臣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