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曹营主帐内灯火通明。李铭正在听取各路斥候的战报,案几上摆着一张详尽的地形图,上面标注着袁绍军的各处驻地和兵力部署。
\"报!\"一名斥候快步入帐,单膝跪地,\"主公,属下打探到袁军主力已经开始向官渡方向调动。沿途百姓都在谈论袁军粮草辎重连绵数十里,声势浩大。\"
李铭点了点头,在地图上用红色标记出袁军主力的行进路线。这与他预料的情况大致相符。袁绍果然按捺不住了,想要趁着秋收之后发动总攻。
\"继续说。\"李铭示意斥候起身。
\"袁军先锋已抵达黄河北岸,正在搭建浮桥。据观察,至少有五万精兵准备渡河。领军大将是颜良,副将是文丑。\"斥候详细汇报着前线情况。
李铭眉头微皱。颜良、文丑都是袁绍麾下名将,骁勇善战。若让他们顺利渡河,必将给曹军造成极大压力。
\"袁军士气如何?\"
\"士气正盛。袁绍向将士们许诺,只要攻下官渡,人人都有重赏。而且...\"斥候略作迟疑。
\"但说无妨。\"
\"袁军上下都在传,说我军不过十万人马,而他们有近三十万大军。仅仅靠人数就能压垮我们。\"
李铭闻言冷笑。三十万?怕是连二十万都没有。这是袁绍惯用的伎俩,虚张声势。不过这种谣传确实容易影响军心。
正说话间,又一名斥候匆匆入帐:\"启禀主公,属下刚从袁军粮道回来。发现一个重要情况。\"
\"讲。\"
\"袁军虽然粮草众多,但运送十分混乱。沿途补给点设置不够合理,常常造成积压。而且...\"斥候压低声音,\"许多粮车都只是表面装得满满当当,实际上里面都是空的。\"
李铭眼前一亮。这倒是个有趣的发现。看来袁绍也在玩障眼法,想让敌人觉得他粮草充足。
\"还有,属下注意到,袁军的粮草转运大多集中在乌巢一带。那里地势平坦,易于屯积。不过防守似乎并不是很严密。\"
李铭在地图上重点标注了乌巢的位置。这个情报非常关键。如果能够切断袁军粮道,或是一举攻破乌巢的粮草,必将动摇袁军军心。
\"辛苦了。\"李铭挥手示意斥候退下,\"去好好休息吧。\"
等斥候离开后,李铭独自在帐中踱步沉思。各路情报汇总下来,袁绍的战略意图已经很明显了:利用数量优势强渡黄河,同时炫耀声势震慑敌军。但其中也暴露出不少破绽。
首先是粮草调配混乱。袁绍手下谋士众多,但往往各执己见,很难统一行动。这必然影响大军调度。
其次是虚张声势。不管是夸大兵力还是制造粮草充足的假象,都说明袁绍心中其实并不踏实。这种心态会影响他的判断。
最重要的是乌巢粮仓防守不严。这简直就是在暴露弱点。只要能够找到合适的时机突袭乌巢,就能给袁军致命一击。
想到这里,李铭唤来亲兵:\"去请程昱、荀攸两位军师即刻过来。\"
不多时,程昱、荀攸联袂而至。两人都是曹操帐下重要谋士,对军情分析都很在行。
\"两位军师请看。\"李铭指着地图,\"根据最新情报,袁绍准备强渡黄河,兵锋直指官渡。不过在此之前,我想听听两位的看法。\"
程昱捋着胡须道:\"袁绍此举看似声势浩大,实则疏漏甚多。其一,强渡黄河必然损耗战力;其二,大军压境反而不利机动;其三,后勤补给线太长,极易被切断。\"
荀攸接道:\"确是如此。更重要的是,袁绍此人性格优柔寡断,用人不当。即便占据优势,也未必能把握战机。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
李铭点头赞许:\"两位见解都很到位。现在关键是要找到袁军的破绽,给予致命一击。\"
说着,他指向地图上的乌巢:\"根据斥候回报,袁军主要粮草都集中在这里。如果能够......\"
\"火攻!\"程昱眼睛一亮,\"乌巢地势空旷,正适合火攻。只要能够偷袭得手,必让袁军群龙无首!\"
\"不错。\"荀攸也表示赞同,\"但时机的把握很关键。要等到袁军主力渡河之后,才好动手。\"
李铭满意地看着两位谋士。这正是他的想法。等袁军主力渡河,后队必然空虚。那时偷袭乌巢,事半功倍。
\"两位分析得很对。不过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