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情况恐怕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马良低声说道,将一份密报递给刘备。这份密报详细记载了荆州军中的诸多异常情况,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关羽麾下将领之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分歧。
刘备展开密报,仔细阅读。原来,关羽近来多次强调要提防东吴,并下令加强防务。然而部分将领认为这样会影响军心士气,甚至有人私下抱怨关羽疑心太重。
\"孔明,你怎么看?\"刘备放下密报,转向诸葛亮。
诸葛亮轻摇羽扇,沉声道:\"关将军用兵谨慎,本无可厚非。但将领之间若有嫌隙,确实不利于军心。建议派心腹前往调解。\"
\"末将愿往。\"马谡立即请命。
法正却摇头道:\"马谡年轻气盛,恐怕难以服众。此去荆州,需要一位资历深厚、能言善辩之人。\"
刘备思索片刻,决定道:\"就请孝直亲自走一趟吧。\"
法正领命,立即启程前往荆州。途中,他收到探子报告:东吴已在江边增兵,并加紧造船。这个消息让法正心中一紧,看来关羽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抵达荆州后,法正先去拜见关羽。关羽正在查看军报,见法正到来,立即起身相迎:\"孝直来得正好,我正要向朝廷上报军情。\"
法正接过军报一看,不由倒吸一口冷气:东吴不仅在江边增兵,还派出大量细作打探军情。更为棘手的是,有将领认为关羽小题大做,主张与东吴和平相处。
\"云长,军中将士可有异议?\"法正试探着问道。
关羽冷哼一声:\"有人说我疑心太重,扰乱军心。可若不防备东吴,到时吃亏的是全军将士!\"
法正暗暗点头,关羽的担忧确有道理。但军中将领意见不一,确实需要化解。
正说话间,副将潘璋匆匆入帐:\"启禀将军,发现可疑人员在军营外活动!\"
关羽立即下令追查。很快,士兵们抓获了三名形迹可疑的人。经审问,他们承认是东吴派来的细作,奉命打探军情。
\"看到了吧?\"关羽对法正说道,\"若不是我坚持加强防务,这些细作早就混入军营了。\"
法正表示认同,但还是建议道:\"将军所虑极是。不过,也要注意安抚军心。末将建议召集将领们商议,让大家各抒己见。\"
关羽同意了法正的建议。当晚,荆州军将领齐聚大帐,共商军务。
\"诸位,近来东吴动向频繁,我军不得不防。但有将士认为我太过谨慎,影响军心。今日请诸位畅所欲言。\"关羽开门见山地说道。
将领们面面相觑,一时无人开口。最后还是副将周仓站出来说道:\"将军用兵谨慎是好事,但下令严查来往人员,确实影响了军中气氛。\"
其他将领见周仓开了头,也纷纷发表意见。有人支持关羽的做法,认为宁可谨慎些;也有人觉得太过紧张,反而不美。
法正适时出面调解:\"诸位将军说得都有道理。我们既要提防东吴,也要保持军心。不如这样:在重要关口加强防务,其他地方则适当放松,如何?\"
众将领觉得这个建议可行,纷纷表示赞同。关羽见状,也点头同意。就这样,军中的矛盾暂时得到化解。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事情告一段落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有将领报告:有人在军营中散布谣言,说关羽想要自立,所以故意制造与东吴的矛盾。
这个消息传到刘备耳中,让他十分震惊。虽然他相信关羽不会有二心,但谣言的出现显然不是偶然。
\"主公,此事必有蹊跷。\"诸葛亮分析道,\"若细查下去,恐怕能发现更大的阴谋。\"
法正也派人回报:荆州军中确实有人在暗中散布谣言,意图挑拨关系。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谣言似乎与东吴有关。
刘备立即召集众臣商议对策。庞统建议:\"可派人暗中调查,找出散布谣言之人。同时,要向全军申明:关将军乃是朝廷重臣,与东吴势不两立。\"
马良则提出:\"不妨让关将军主动出击,打击东吴的细作网络。如此既可证明关将军的忠心,又能打消将士们的疑虑。\"
正当众人争论不休时,忽有探子来报:在荆州军营附近发现了东吴大将吕蒙的密信。信中提到要借机挑拨关羽与蜀汉朝廷的关系。
这个发现,让众人恍然大悟。原来一切都是东吴的离间计!
刘备当即下令:一面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