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后来,时任宰相的白居易堂弟白敏中通过“望闻问切”,认为郑颢是位不可多得的才子,和万寿公主极为相配,于是立马向唐宣宗进行了推荐。
唐宣宗本来对郑颢印象就不错,在白敏中的极力推荐下,他当即决定将自己最心爱的长公主万寿公主下嫁给郑颢。
于是就出现了派人把正在回乡途中迎亲的郑颢给“截回京”了。
知道事情原委后,郑颢纵有万般不愿,也不敢违背圣意,只能迎娶了万寿公主。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郑颢和万寿公主成亲后,却是度日如年,因为他里装的是卢小姐,不由悲痛万分。
特别是唐宣宗知道郑颢心里的想象,所以在两人完婚前,他曾对叮嘱万寿公主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结果骄横惯了的万寿公主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在郑颢的弟弟得重病的时候,管都不管,自己去看戏了。
这样的婚姻,郑颢怎能不悲痛万分。
后来郑颢因爱生恨,把对唐宣宗的怨恨,对万寿公主的粗暴,对婚姻的不满,发泄在了“媒婆”白敏中身上。
对此,郑颢对白敏中展开了狂热的攻势,每天上早朝都要上一本弹劾奏章,弹劾白敏中。
而唐宣宗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其中奥秘,因此,面对郑颢的奏章,他一笑置之。
而面对郑颢雪花般的弹劾,白敏中却害怕了,他担心哪天唐宣宗听信了他的话,那自己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无奈之下,白敏中也只好上奏,向唐宣宗陈述了其中的利害。
看到这种情景后,唐宣宗为了让其心安,派人将郑颢所奏上来的所有奏折都送给了白敏中,白敏中这才心安下来。
复仇不成的郑颢心里总是郁气难平,就这样,他和万寿公主勉强生活了十一年后,年仅44岁的他就英年早逝了,所以说他是个悲剧性人物。
那么为什么郑颢要诋毁黄巢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