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汉。
可惜,也被天择会二度纵火灭门.....
天择会啊,该死的天择会......
几人叹息一番,瞧见朱丹臣跟另外一个黑衣人躲在远处说话。木松道长三人见那人始终未摘头罩,知是有所顾忌,也早已看出那人身姿窈窕,是个女子。
好一会儿,才见朱丹臣走过来,拱手行礼道:“多谢几位大恩,才使阿紫的谎话得以揭穿....”
“我大理国恩怨分明,若是报错了仇,真是贻笑江湖,徒结仇怨了.....”
说了一些客套话,又将秦川拉到一旁,致谢后,说道:“还好秦公子,想到这个办法,放出假消息诱到阿紫到洛阳,揭露她的谎言....”
“更谢秦公子思虑周到,还暗自请王妃将我唤来,从旁见证了真相......”
秦川点头不语,他本来的想法,是既然要将阿紫诱来揭露真相,那何不把段誉一起暗中召唤来,亲眼见证,更好解除误会,免去刀白凤日夜担忧。
但,刀白凤担心丧父之痛下的段誉,未必肯静下心来服从安排,若是一见之下,大打出手,恐怕难以收拾。左右为难之下,便建议暗中召唤家臣朱丹臣过来,他聪明理智,代替段誉亲耳听到真相,回去再告知段誉即可。
为稳妥起见、增强说服力,同时请洛阳三老见证,并各写一封见证的书信,由朱丹臣带回去,则更有说服力。
大广寺智明大师曾游历大理,与当今大理国王段正明研谈佛学,极得段正明的敬重。
两人聊了一番,便请智明大师、木松道长、方知秋阁主当场写了三封见证的书信。三人亦是表示,如有需要,日后愿意出来作证。
之后,秦川本欲杀了阿紫免留后患,却被朱丹臣制止:“秦公子,阿紫虽然品行不佳,但终究是段王爷的血脉,贸然杀了,未免不妥。”
“不如由我带回大理,请国主处理.....”
秦川正在犹豫,却听到有人叫道:“大哥,不能答应他.....”
几人抬头一看,却是喜儿和薛神医的师妹石清露,从木屋方向走了出来。
石清露身形略高大些,被安排扮演歹人,听到轻啸声后,从树林中偷偷潜近木屋,让阿紫分辨容貌和衣衫。
而,喜儿,则被安排跟在树林间,相互有个照应。
喜儿面庞紧绷,朝着秦川说道:“大哥,你不能放走阿紫.....”
“这女子不是良善之辈,心性凶恶,放了她如放虎归山,极可能日后图谋报复.....”
“她武功是不高,但会用毒药,又性子歹毒,不可不防啊......”
见秦川眉头微皱、迟疑不决,喜儿着急地说道:“大哥,你忘了吗,你说的,除恶即是行善.....”
“阿紫这种恶毒之人,就算不找你报仇,活着必然会阴害其他人的.....”
这话如雷灌顶,秦川顿时眼睛清明起来,他提起孟德剑,在众人目光下,走向阿紫和丁春秋处。
三老默声不言,薛神医和石清露脸上露出犹豫之色,那个黑衣人立在原地,眼神复杂。
朱丹臣脸露着急,却被喜儿一人死命拦住。
在朱丹臣“手下留情”的呼喊声下,秦川冷笑一声,孟德剑轻松一挥,“啊”的一声惨叫,便见一颗头颅应声而飞,弹向空中。
一片死寂之后,便听“啪”的一声,那头颅掉落在地,却是丁春秋的头颅,怒目圆睁,死不瞑目。
秦川缓缓收剑,淡然对朱丹臣说道:“今日且饶阿紫一命,他日若再日为恶,我定会取她性命.....”
朱丹臣大喜过望,连连称谢,拉着死里逃生、吓瘫在地上的阿紫,快步离去,消失在黑暗中。
秦川回看众人表情,或沉默、或赞许,只有喜儿一人嘟嘴皱眉,似有不满。
唉,她是为我着想啊......
我教给喜儿的,我自己都做不到....
众人在微弱的月光下,各自散尽,快步归家。三老识趣地先一步而走,薛神医和石清露拉开距离,走在前头。
秦川和挽着那最后的蒙面黑衣人,慢慢地走着。此时面罩已除,赫然是美艳的贵妇刀白凤,正满目柔情地望着她。
哪个女人,不喜欢有本事的男人呢?!
最后面,独自一人跟着的,是喜儿。
三人各怀心事地回到那院落,各自昏昏沉沉地睡了。
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