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们定能取得胜利,胜算可是相当大呢!”然而,薛仁杲依旧眉头紧锁,显然并未完全放下心中的担忧。
见此情形,薛举不禁怒喝道:“哼!你这个臭小子,怎如此没有出息?平日里处决那些战俘时,也未见你这般胆小怕事!给本王听好了,此番战役,就算梁师都不与我军一同作战,本王定会亲自披挂上阵,将李世民那小子一举击败!”说罢,薛举双目圆睁,透露出一股凌厉的气势。
时值盛夏六月,远在边境的战报却如惊雷般传来。负责戍守边疆的将领柴绍得到紧急军情:薛举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气势汹汹地侵入了安定郡!这支敌军来势汹汹,其主力军更是一路向着高塘方向挺进,锐不可当。
然而,这还不是最令人忧心之事。狡猾多端的薛举深知分兵作战之妙,竟在东北和西南两翼分别派遣了机动性极强的精锐骑兵部队。他们神出鬼没,如风驰电掣一般,肆意袭扰着北地和扶风二郡。一时间,边境地区烽火连天,百姓们陷入了深深的恐慌与不安之中。
李渊身着华服,气宇轩昂地携着一群风姿绰约、娇艳如花的妃子们,如同一群彩蝶般匆匆赶往仁寿宫避暑消夏。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美人们的娇声软语仿佛能让炎热的夏日都变得清凉起来。
然而,他们刚刚抵达仁寿宫不久,便收到了一封来自柴绍的十万火急快报。原来,那薛举竟然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大举东进。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犹如一道惊雷,打破了原本轻松愉悦的氛围。
李渊面色凝重,深知事态严重,当机立断决定紧急返回长安。回到朝堂之上,气氛紧张而肃穆。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此时,萧瑀挺身而出,拱手向李渊进谏道:“陛下啊,此次薛举可谓是倾尽全力与我朝宣战,其势汹汹,锐不可当。若我等坐视不管,任其长驱直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啊!臣以为,我们应当抓住这次良机,一举将其彻底消灭,以绝后患!”
李渊微微颔首,表示赞同萧瑀所言。他目光炯炯地环视四周,沉声道:“萧郎所言甚是!此次战役乃我大唐开国之首次交锋,意义重大。若能旗开得胜,不仅可彰显我大唐之赫赫国威,更能稳定江山社稷,震慑四方诸侯。”说罢,他略作思索,旋即高声下令:“传朕旨意,命秦王李世民为元帅,统领全军;刘文静、殷开山、屈突通三人为副帅,辅佐秦王。再调拨八大总管及四万精锐之师,即刻出征,迎战薛举!务必一战功成,凯旋而归!”
李世民肩负重任,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一路疾驰,终于抵达了高墌城。与此同时,那薛举亦是亲自统率着如潮水般汹涌的大军气势汹汹地逼近高墌城。其先锋部队中的一小股精锐之师更是已经先行抵达豳州和岐州一带,犹如饿狼扑食一般,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这一天清晨,太阳还未完全升起,天空微微泛着鱼肚白,李世民如同往日一般早早地起了床。他迅速穿好衣物,精神抖擞地走出营帐,准备与麾下的将士们一同开始新一天的操练。
然而,就在他刚刚踏出营帐的那一刻,一股寒意扑面而来,让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今日为何竟如此寒冷?”李世民不禁喃喃自语道。
一直紧跟在李世民身旁的段志玄听到他的话语,面露疑惑之色,连忙开口问道:“大哥……哦不,秦王殿下,如今正值盛夏酷暑,怎会感觉到寒冷呢?莫非您今日身体抱恙?”
一旁的许弘基闻言,脸色一沉,有些不悦地斥责道:“闭上你的嘴巴,不要胡言乱语!大清早的说些不吉利的话。”
段志玄听后却不以为意,反而哈哈大笑起来,调侃道:“哈哈!弘基兄,瞧你这般模样,倒像是那街头巷尾爱嚼舌根的三姑六婆了。”
李世民并未理会两人的斗嘴,只是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忖:“昨夜外出探查敌情归来时,尚觉一切正常,并无任何不适之感,难道真是病倒了不成?”想到此处,他急忙伸出右手,按照长孙无艳曾教授给他的把脉方法,为自己诊起脉来。
“不好了!这下可真是出大问题了,我的脉象有异常,身体感觉也越来越冷了。弘基,快快前去将所有将领以及其他各位总管都召集到我的营帐中来,不得有误!志玄,你立刻去把军中的军医请到我的营帐这边来。”待这二人领命而去后,李世民不敢有丝毫耽搁,步履匆匆地朝着自己的营帐疾行而去。
一路上,他只觉得自己的四肢末梢仿佛被一股寒气所笼罩,冰凉之感逐渐蔓延开来。紧接着,这种寒冷以极快的速度侵袭着他的后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