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面朝旗,是我们先烈用鲜血染成的。”
最初版本的匈奴旗帜,是绿色的,图案为搭箭弯弓,直射西方。
后来,宋坤又改为白色,因为他喜欢白色,仅此而已。
在与燕军的战斗中,那面白色的旗帜,一直被某名战士虔诚的保管在胸前。
当他被一支箭矢穿透胸膛之后,并没有立即倒下,而是又坚持杀了数十人。
最后,他终于坚持不下去了,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旗帜小心翼翼的从胸口掏出来,临别前,深深地一吻。
直至死去多时,他的手里依旧紧紧攥住这面旗帜,难以分开。
原本是白色的旗帜,被他的鲜血染红了半边。
宋坤第一次见到这面带血的旗帜时,有被深深地震撼到。
随后决定,将朝旗改为红白渐染的形式。
当然,图案还是没变。
“向朝旗,敬礼!奏乐!”
勍朝战士们立即举起右手敬礼,高昂着情绪大喊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单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单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老。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单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等等,也许有人会疑惑,为什么北方勍人的朝乐会是《秦风·无衣》?
因为很早之前,在蒙武率领十万人前来援助匈奴部落,一起攻灭赤峰部落的时候,两军联谊会上,秦卒一字一句的教会匈奴人。
后来,匈奴战士出征前都喜欢吼上一句“岂曰无衣”。
后来者不明觉厉,见大家都在喊,也跟着一起喊。
喊着喊着,有大聪明不理解,为啥是“王于”,不应该是“单于”吗?然后就自己改成“单于”了。
还有人才专门为此谱了一首新的节奏,非常振奋人心。
渐渐地,这首词深入人心,甚至有匈奴人误以为,这首词就是他们伟大的腾瑞单于作的。
宋坤真是哭笑不得,将此事告知嬴政。
嬴政摆摆手,笑着说“送你们了”。
就这样,阴差阳错之下,《无衣》成为了勍朝的朝歌。
其实吧,宋坤是想将后世的《万疆》搬运过来,结果他什么都不记得了,只能无奈作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