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面对坚不可摧的马其顿方阵,秦军和勍军给出了两种不同的答案。
秦军用新型驷马战车去应对,勍军则是用“东方明”的爆炸爆燃去攻克。
造成如此差异,完全是因为李信暂时没想起来,自己还有“东方明”这个大杀器。
对了,大秦军工上次补货,除了带来更大更强的“东方明”,还有一种可以用手投掷的轻便版本。
没错,这也是李荷华的奇思异想,灵感来源于回家的那段时间,恰逢冬季,看到族内小屁孩在打雪仗。
他陷入了沉思。
然后他就想到,“东方明”完全可以做一个迷你版啊,以此来替代弓箭、弩箭。
一箭只能杀一人,然而一个“东方明”,却可以炸一堆!
但是,李荷华在研发的时候,遇到了非常棘手的问题。
前面提过,甲烷的爆炸必要因素是,要在空气中达到5%-15%的浓度。
可是,迷你版“东方明”就注定了储气量不够。
那么点量的甲烷,释放到空气中,无异于百川到海,只有点燃,远远达不到爆炸的程度。
为此,李荷华苦思冥想许久。
直至,他不小心瞥到,先前父翁李鲜给他送来的饴罐。
瞬间,他的脑海里划过一个想法!
“如果,我将引爆的区域,放在狭小的青铜球里呢?”
这就是反向逆推思维!
巨型“东方明”的引爆区域,是在寻常的广阔空间。
而迷你型的“东方明”,则是将引爆区域,移动至狭小的青铜球内部。
通过内部引爆,然后将青铜器炸成碎片,以此击伤敌人!
然而,想法很好,实践却遭遇到重重困难。
李荷华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无法正常引爆!
因为甲烷是要在几乎完全封闭的状态下,通过油水混合物的厌氧发酵,从而形成的特殊气体。
这就意味着,内部的氧气为零,没有氧气,如何引爆?
于是,李荷华想了个办法,他专门建造一个供油水混合物厌氧发酵的巨型器皿,等甲烷完全发酵完成后,利用器械将其抽送到青铜球中。
随之而来的,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如何保持气密性?
李荷华在抽送过程中,不小心吸了一点甲烷,直接昏迷不醒,差点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幸好他有副手,能够及时救治。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因为秦朝时期已经出现封泥。
在纸张没有发明之前,往来文书通常要写在牒牍之上,公文如此重要,于是朝廷想了个法子,在竹简上加一道“锁”。
就是将一块软泥固定在绳结处,并在泥上加盖印章,随后通过风干或低温慢烤的手段,使其变得干硬。
当封装完成后的朝廷公文,抵达收件人员手上时,就可以通过敲碎封泥打开阅览内容。
这个过程,就叫做“开封”,也是“开封”城市名称的由来。
不过,封缄竹简用的封泥,是不具备气密性的。
李荷华只好将研究方向,转移到特制的封泥上。
他偶然发现,玄液提炼出来的某种胶状物质,竟然具备无与伦比的气密性,而且拥有极其灵活的可塑性,可以捏成随意形状,简直是绝佳的材料!
或许李荷华都不知道,他用的胶状物质就是后世的塑料吧?
他在青铜球顶部预留一个小洞,待甲烷输送完毕后,再用胶状物质定制的塞子隔绝空气流通。
......
解决掉封装问题后,李荷华接下来遇到的下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引爆?
因为要在内部先发生爆炸,而且,如果青铜球内部的甲烷,一旦接触火源,就会瞬间引爆,不具备延迟性。
这样的话,对于秦卒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
李荷华皱眉思考,副手突然提醒:“阿荷,你说那个黑色的塞子,能不能点燃?”
对哦!副手的话让他幡然领悟。
通过一番实验后,李荷华发现,胶状物冷却凝结而成的黑塞,确实具备可燃性,缺点就是,风大点会被吹灭。
于是他想了个办法,在迷你版“东方明”抛出去之前,先将黑塞浸泡一下玄液,这样就可以完美解决熄灭问题。
一切准备工作完成了,只差最后的难题,如何控制爆炸当量。
甲烷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