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然聊的兴起,李俊索性也不打算再藏着掖着了。
李俊说道:“无论是周时的诸侯制,还是汉时的分封制,亦或我朝的节度使制,虽然称呼各异,但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地方主政者权柄过大。”
李俊说完这些,李倩思考了一下,深以为然,点头示意李俊继续。
李俊:“相较之下,县府制分工明确,一地虽有主官,但权柄有限,受其他官员和部门的制约。好处很明显,但缺点是距离中央过远的地方,凡军国大事都要奏报,容易遗误军情。”
李倩听完,说得没错。
李俊继续说道:“是故,如安西北庭之地,与京城动辄数千里之遥。圣天子为便宜地方主官行事,方才授予节度之大权。”
李倩听到这里,连连点头,是这么回事。
李俊:“圣天子雄才大略,有无上开阔之胸襟。可各节度毕竟皆为凡人,一旦坐拥权柄日久,不免会心生觊觎。”
李倩叹道:“确是如此。”
李俊:“是故,何不将古法借鉴改造之?”
李倩奇道:“如何借鉴?”
李俊:“首先,改节度使制为总督制,将各地的铸币和高级官吏任命之权收归中央。使总督有行政大权,并无军权,避免政经军各权于一身。”
“其次,总督的任职年限须有限制,比如五到八年一任,最长两届任期,到期必须换人,以防止总督将地方经营为个人属地。”
“再次,借鉴汉时皇室子弟的分封制,我朝可以将皇室子弟分封到各总督的辖地为王,与总督平级。这样一来,各地封王与各地总督互为监督、互相牵制,遇战时又可以互为助力。既避免了汉时皇室的同室操戈,又避免了周时诸侯的裂土为王。”
看李倩听得认真,李俊继续说道:“至于最后,根本之计当然是大力开展科考取仕,文举与武举并举,将忠君爱国之文武官吏,任命到各总督与封王属地,真正实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大治。”
李倩听得入神,喃喃自语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反复低吟几次之后,李倩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兴奋地喊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得好,说得好!”
李俊笑着说道:“俊之所言,不过是抛砖引玉罢,想必圣天子和朝堂诸位大人,对此自是有更合适的安排。”
李倩神情激动,在地上很是走了几圈,忽然回来坐到位子上,叹了口气,颓然道:“可是边塞多为苦寒之地,皇室子弟虽然众多,但皇祖父未必舍得将子弟分封出去啊。”
李俊闻言便笑了,问李倩道:“可有纸笔一用?”
李倩忙起身去开了门,召唤下人送来笔墨纸砚。
不多时,笔墨纸砚摆在了包厢里的茶桌上,李俊走到案几前,提起笔来,稍加思索,便慢慢画了起来。
屋里几个人都很好奇,都围了过来。
只见李俊挥毫泼墨了半晌,最后竟像是画出一幅舆图出来。
见众人惊讶,李俊对众人解释道:“俊曾遇到过一位大食的商人,他自称曾环游过诸国,这舆图便是他走遍天下后绘制出来的。俊不才,未曾索要其原着,但却有幸将舆图记下了。”
众人惊呼:“这竟是天下之舆图?!”
李俊指着图上一处位置,大致画了一个圈,然后对几人说道:“俊刚才所圈之处,大抵就是我大唐之疆域了。”
安雅惊呼一声:“大唐之外竟还有那么多地方?”
李俊指着图上的各处位置,依次给众人介绍道:“此处便是倭国,亦称为扶桑,乃是鉴真大师东渡之地,每年派遣唐使入我大唐,其文字、建筑均效仿我大唐制……这一处便是新罗和高丽之所在,对,三面环海,与我大唐东北接壤,这里,对就是渤海国……这里是吐蕃,挨着我陇右、河西与安西之地,其南部有一万丈高山,翻过去便是天竺了……喏,这里便是安西,果然很大吧?据往来安西的商旅说,安西距离京师长安,足有万里之遥……看,这里便是天竺,就是三藏法师赴西天取经之地,但我听那商人说,天竺也并非都是佛国,信佛者不过只占天竺一隅之地罢了……再往这边去便是大食,与天竺隔海相望,但也有陆地相连,大食据说在当地算是一霸,但其当年曾派出十万大军东征,我安西高仙芝高大帅仅带领一万多西域兵马,就把那大食人给打回去了……”
李俊滔滔不绝地向几人介绍着大唐和大唐周边各国的实力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