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他用了开国元勋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
【本以为虎父无犬子,没想到这个李景隆其实徒有虚名】
【朱棣也知道李景隆是个一戳就破的鸡蛋,他心里十分高兴】
【但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却十分愁人】
【关键时刻,他想起了自己的弟弟宁王朱权】
【他向朱权借兵,承诺事成之后平分天下】
【借兵成功之后朱棣很快就打得李景隆的军队溃不成军,】
【关键时刻李景隆竟然抛下军队连夜逃跑,】
【知道李景隆的性子朱棣开始对他使用针对的战术】
【他谎称远征大同,李景隆听后马上出兵支援】
【没想到李景隆刚到大同,朱棣就带着人马回家了】
【李景隆再傻也知道自己被耍了,】
【军队在冰天雪地里行军本就艰难,现在白跑一趟士气直接大降】
【1400年,气不过的李景隆带着六十万大军和朱棣在白沟河相遇了】
【这一次,他带着一位朱棣的老部下,那人熟悉朱棣的作战方式】
【但最终李景隆还是大败】
汉武帝抬头凝视着天幕上关于李景隆的内容,不禁嗤之以鼻,满脸不屑地摇了摇头,
“这当皇帝的莫非真是昏了头不成?竟然会如此轻率地将如此多兵马交由一个乳臭未干、毫无经验的毛头小子来统率?”
他眉头紧蹙,对此事感到极为不满,
紧接着,汉武帝又对李景隆的做法愤愤不平,
“身为一军之将,本应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可这家伙居然临阵脱逃!”
“此等行径,无疑给那些浴血奋战的士兵们带来了沉重至极的打击”
“倘若我处于那个皇帝的位置,定要挥刀斩下此人头颅,管他是谁家的孩子?”
说罢,汉武帝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宣泄满腔愤懑,
此时,汉武帝脑海之中浮现出自己麾下的两位猛将——卫青和霍去病的身影,
想起他们二人所立下的赫赫战功以及英勇无畏的表现,汉武帝脸上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一抹自豪而欣慰的笑容,
只要有这两人在,自己征讨匈奴之时便可高枕无忧。
【见此情景朱允炆更加慌张,】
【于是他又一次临阵换将成盛庸】
【这次他还真换对人了】
【朱棣在盛庸手上连连受挫】
【东昌之战,盛庸将朱棣重重包围,】
【朱棣手下第一大将张玉为营救朱棣战死沙场】
【就连朱棣的次子朱高旭也险些命丧,】
【这一战让朱棣深受挫败,军队也士气低迷】
【在这关键时刻还是姚广孝站了出来】
【他用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劝朱棣重新鼓起勇气并提出新的作战计划——直捣应天】
【1401年,朱棣率领军队一路南下】
【等到他站在南京城外的时候,盛庸的军队还在赶回来的路上】
【这一次,朱允炆终于怕了,他提议和朱棣平分江山,只要朱棣能退兵】
【但船到桥头,朱棣怎么可能同意】
【在1402年,朱棣与李景隆等人里应外合,不费一兵一卒就进驻了皇宫,史称金川门之变】
【他进入皇宫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朱允炆】
【但没想到找遍全宫上下也没找到他的人】
【有人说他自焚而死,有人说他从地道逃出皇宫出家为僧】
【朱允炆的下落,也是明朝历史的第一大悬案】
【同年,朱棣登基称帝,接管了父亲的江山】
【之后他开始大肆杀戮,杀掉了很多反对他的人】
【其中最着名的要数方孝孺,】
【据说他被朱棣诛十族,连宗族亲友,甚至学生都没落下】
【但这只是野史记载,历史上应该没有其事】
【登基之后的朱棣深知自己谋反罪孽深重,他开始为自己赎罪】
【他将建文时期被废黜的诸王恢复原位,允他们进京朝见】
【他恢复旧制,大赦天下,恢复田地,选拔官员】
【他主持修篆《永乐大典》,派郑和下西洋,南北征战亲征瓦剌和鞑靼,亲征阿鲁台,最后于大军班师途中逝世】
【他的治理被称为“永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