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给大家看了科举落榜生黄巢”
“他简直就是世家门阀的噩梦”
“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科举落榜生同样起义了呢?”
“当然有了!”
“他就是洪秀全”
“让我们看看这个科举落榜生屡试不中之后做了什么吧”
………………
“啊?居然还有科举落榜生造反?”
朱元璋瞪大双眼,满脸惊愕之色,难以置信地开口说道:
“这简直太出乎意料了!”
一直以来,他对于书生的印象便是手无缚鸡之力、性格懦弱且胆小怕事,
想当年自己沿街乞讨时,便时常听闻人们议论那些所谓的窝囊书生,
那时的他虽然落魄但也瞧不起有些胆小的书生,
他心中暗暗想着,某些个书生恐怕遇到点风吹草动都会吓得屁滚尿流吧,
然而如今事实却摆在眼前,看似文弱的书生竟敢揭竿而起,公然造反!
这让朱元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喃喃自语道:
“原来并非如此啊,他们的胆子竟如此之大!”
在此之前,朱元璋始终认为,敢于造反之人必定是手握重兵的将军之类,
唯有将军方有可能在激烈的造反战争中存活下来,
他们不至于刚刚举起反旗,便被朝廷的大军迅速剿灭,
可眼下的情形却完全颠覆了他过往的认知,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已然陷入极度的混乱之中,
就连一向以斯文着称的读书人群体都被逼得走上了造反之路,
由此不难想象,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普通百姓究竟过着怎样水深火热的日子,
想来那清朝的“慈禧太后”定然是对百姓横征暴敛、极尽盘剥之能事,才会导致民怨沸腾到如此地步,
否则的话,这洪秀全又怎能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呢?
况且听其名讳,怎么看都不像是精通武艺之人,
如此看来,当真是文人造反,足见百姓生活之艰难困苦已达极致!
【洪秀全,原名火秀,为避讳上帝名讳改名秀全】
【他是太平天国天王,清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汉族客家人】
【他七岁时才开始读书,也还算聪慧】
【1827年,也就是十三岁时他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考试——县试】
【在这次考试中他名列前茅】
【但等到去广州参加府试的时候他落榜了】
【家境贫困的他只能在回到家乡后一边务农一边学习】
“果然啊!那些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留名的人,皆非凡夫俗子啊!”
李世民不禁感慨万千,
且看那洪秀全,年仅七岁才开始踏上求学之路,
到了十三岁时,已然具备参加考试之能力,
如此早慧聪颖,实乃令人惊叹不已,
毫不夸张地讲,称他为寒门贵子,可谓名副其实,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于寻常百姓而言,想要读书识字,简直难如登天,
若洪秀全有幸生于钟鸣鼎食之家,想必凭借其卓越天资和不懈努力,定能成为当时举世闻名的大才子,
好在如今的他,虽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但同样在浩瀚史书中留下下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面对这般人物,李世民内心深处完完全全是由衷的赞赏,
无论是昔日揭竿而起、造反起义的黄巢,
亦或是此刻正站在眼前的洪秀全,此二者皆是经天纬地之才,
只可惜未能邂逅独具慧眼、懂得赏识他们才华的伯乐而已,
倘若有朝一日,此类贤能之士得遇明师指点迷津,必定会对国家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唉……朕着实对这两人倾心有加呀,若是当真能够令他们心悦诚服,心甘情愿为朕效力,那该有多好!”
李世民长长地叹了口气,言语之中流露出满心的遗憾与惋惜,
毕竟,像他这般爱才惜才之人,实在不愿看到任何一颗明珠蒙尘。
【两年后,他去了私塾当伴读】
【在私塾待了一年,私塾发现他学识渊博,于是聘请他为老师】
【本以为以后自己的科举之路会非常顺利,哪成想洪秀全接连三次都在广州院试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