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先生,不好意思,有点冒昧,咱俩挤挤,我有话想和先生说……”
行军路上,范阳将自己的马交给张苞,自己一个人屁颠屁颠的跑到诸葛亮的身边,厚着脸皮登上了诸葛亮所在的战车。
诸葛亮汗了一下,眯着眼睛打量范阳。
心说你小子也知道自己冒昧?
没办法,诸葛亮只能勉强给范阳空出一点位置。
战车看着大,可里面除了枪兵,弓弩兵,驾车的车夫,就只剩下诸葛亮乘坐的位置了。
如今范阳再挤上来,就显得这车里的面积太小,有些拥挤。
范阳盘腿坐定,笑眯眯的看着诸葛亮问:“先生,这次出征,你可有什么新发明的秘密武器,没有拿出来?”
诸葛亮闻言一愣,停下手中的羽扇,问道:“秘密……武器?是什么?”
“诸葛连弩啊!”
范阳笑眯眯的盯着诸葛亮道:“先生,跟我就不用藏着掖着了吧?你这次有没有把连弩带上?”
“连弩?诸葛连弩?”
诸葛亮似乎从来没有听说过一般,狐疑的盯着范阳看了半天,说道:“我只知道战国时有连弩。”
“不是战国连弩,是你发明的连弩,一弩可连发十支箭……”
看着诸葛亮不明所以的眼神,范阳简直都快质疑眼前之人究竟是不是自己了解的诸葛亮了。
诸葛亮怎么会连自己的发明都不知道?
“一弩连发十支箭……”
诸葛亮低头沉吟一声,忽然双眼一亮,道:“子煜,你还真的启发了我,我觉得我可以将战国连弩加以改进,达到你所说的一弩十发的效果……”
“这……”
范阳一头瀑布汗呐,这明明不是诸葛亮自己的发明吗?怎么变成自己启发他了?
难道因为自己的穿越,才触发了孔明去制造连弩?
我凎……
“嗯,子煜,你今天所说,我会仔细思考一下,明天一早,我可以试着去设计一下。”
诸葛亮摇着羽扇,仰头做沉思状。
范阳笑了笑道:“我可以给你一些设计灵感,反正都是我启发的你嘛,你可以这样……”
紧接着,范阳便将他在现代看到的连弩设计图,对诸葛亮口述了一遍。
“先生,首先,在弓弩的基础上,装备上箭匣、连杆、和璧弓。”
“先用十支短箭,装满箭匣,然后在射击时,只要向前推动连杆,箭匣就会向前移动,弓弦这时就会落入箭匣的凹槽内。”
“接着向后拉动连杆,弓弦就会被拉开,当连杆拉到了末端,就会顺势顶起弓弦。”
“这时,箭匣里的箭就会随之激发射出,下层的箭射出后,上层的箭就会落下。”
“只要重复推动连杆,就能实现持续射击。”
范阳连说带比划,滔滔不绝的说了一大堆。
诸葛亮看的很认真,听的也很认真,一边听着范阳的话,一边不断点头。
范阳也不知道他到底听没听懂,但看诸葛亮的表情,他应该是懂了。
其实范阳给他讲述的,并不是真正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连弩,而是明代人设想出来的产品。
诸葛亮真正的连弩图纸,早已经失传,成为永久的传说。
范阳讲述的这个版本的连弩,曾经出现在金城武演的《赤壁》里。
金城武帅是够帅,只是他演的诸葛亮总有一种装大尾巴狼的感觉。
大冬天非要扇个扇子,梁朝伟饰演的周瑜问他为什么冬天还要扇扇子。
金城武的诸葛亮是这么回答的。
“因为我要随时保持冷静……”
……
诸葛亮低头沉思了很久,似乎在消化范阳给他提供的思路。
忽然,诸葛亮喊道:“来人,桌案笔墨伺候!”
“是!”
与诸葛亮随军的小童子应了一声,随后从身后的大车中拿出一方低矮的小木桌。
范阳见状,立刻上去帮忙,将木桌接了过来。
可等接过来后,范阳傻眼了。
车里没地方了……
无奈,范阳讪笑一声,只好自己先下了车,这样小木桌正好摆下了。
回到张苞身边,范阳再次翻身上马,正想和张苞闲聊两句。
却忽然发现身边多了几个三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小将。
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