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的角度思考,一员将领的实力太强,功劳太大,势必会功高震主,成为帝王的潜在威胁。
当年的韩信不就是这样吗?
因此,作为皇帝,必须要制衡手下将领的功劳。
如何制衡?
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暂时不许范阳领兵出战,而派其他的将领去立功……
范阳苦笑一声,心说但愿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吧……
想到这儿,范阳忽然想到了另一件事。
根据历史进程,现在孙权应该已经派赵咨去面见曹丕了吧?
曹丕……
想到曹丕,范阳忽然想起自己在没穿越前,认识一个叫“从头越”的网络写手。
这厮就曾经写过一本以曹丕为主角的网络小说。
范阳是完全看不下去,感觉这个作者简直就是在胡编乱造,写的纯属垃圾小说。
还什么,最后曹丕一统天下了,搞笑呢?
真正的曹丕……当然范阳也不太了解。
但一定不是小说中描写的那样。
如果自己所料不错,曹丕在封了孙权为大魏吴王后,一定会选择隔岸观火,两不相帮。
不过,这是有前提的,前提是我方与东吴的交战,战局有了结果之前。
而一旦汉军和吴军其中一方有了失败的迹象,曹丕也不是等闲之辈,他会立刻派兵做出相对的攻伐。
至于曹丕会选择伐蜀,还是会伐吴。
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范阳完全不用费脑细胞去考虑。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他一定会伐吴。
原因是,如果汉军胜了,东吴成为了弱小一方,灭吴是相对简单的事。
这就好比秦灭六国,必须从最弱小的韩国开始灭,道理一样。
曹丕从前经常与其父曹操在一起,耳濡目染,这种兵书上最浅显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至于季汉,曹丕自然也不希望季汉能够做大,在灭了东吴后,曹丕第一时间就会开始征伐季汉。
但在此之前,曹丕不会对季汉出兵。
汉中有大将魏延镇守,刘备又派黄权的水军北上抵挡曹魏。
目前伐蜀,对此时的曹丕来说并非上策。
只要魏延坚守不出,曹丕也无计可施。
曹丕其人,范阳对他的评价是,他是一个守成之君。
其雄才武略,对比他爹曹操,相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毕竟战绩在那摆着。
文皇帝的谥号,也许就是对他最好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