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了呢!”娟儿笑道,抬步跟上,“多亏了您,死亡数量已经有很大的减缓了,进食量也比昨日多了不少。”
“看来死亡率还是很高。”
叶希自言自语道。
死亡……绿?
娟儿愣住。
那是什么?
叶希抬步在里间绕了一大圈,确实很少见到流脓的蚕虫了,但也还是有。
小蚕室里忙碌的宫女大概有七八个,时刻检查竹编里的蚕虫情况,一有狂躁的趋势,立马隔离。
“这里面是什么?”
叶希指着角落里一个大木桶问。
“回叶女史,那是蚕沙。”娟儿接话道。
“蚕沙?那是什么?”
叶希没具体养过蚕,听不懂这些专业名词,据她所知养蚕和沙石是完全搭不上边的。
好在有娟儿在一旁解释:“是蚕的排泄物和桑叶碎杆子。”
排泄物?
叶希神情凝重起来:“放在这里多久了?”
“这一大桶,大概七天可以倒一次。”
“赶紧撤走。”
叶希语气不容置疑道,想了想,又补充:“以后每天的蚕沙,都要及时清理出蚕室,绝不能过夜。”
感染了脓病的蚕虫,排泄物中的病毒只会多不会少。
尤其是与桑叶碎屑混在一起,还在如此暖和的屋子里。
简直就是天然的发酵池,最容易生蚊虫。
尤其是病毒爆发期间。
蚊虫再去蚕虫间飞窜,带去病毒,如此反复,越来越严重,蚕虫能活下来才有鬼。
能安然离开这间小蚕室的,体质都堪比蛊王了。
难怪蚕茧产量低,这种最基本的卫生都没有处理好。
叶希不懂,创立蚕室之初难道就没有请懂养蚕之道的能人吗?
一个完全是门外汉的女史就能掌管整个蚕室?
这也太随便了。
心里有疑惑,叶希当即提出来:“娟儿,蚕室有没有懂养蚕之道的人?”
“回叶女史,奴婢家里三代都是养蚕的。”
叶希惊讶:“你老家在哪?”
“江南。”
“之前咱们蚕室的老师傅也是来自江南,只不过两个月前离世了,不然……”
蚕室也不会乱成这样。
提起江南,娟儿眼中有怀念之色。
她自小就被家里发卖了,兜兜转转来了宫里当差,因为有养蚕的手艺,所以才进了曝室,安稳活到现在。
江南,叶希脑袋在自动浮现现代的地图。
大概是江浙那一带,气候温和,全年无霜达200多天,一年至少能收四批蚕茧,最是适合发展丝织制造业。
而这里,据她所观察,显然位置是稍稍靠北的。
开春养蚕只能靠火炭保温,屋子紧闭空气不流通,又不及时除湿气。
蚕虫病害率,死亡率自然就高了。
江南那边的养殖方法根本不适用这里。
“老师傅离世了,没有调来新的吗?”
如霜说皇帝重农桑,欲推行民间,怕不是开玩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