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搞来了这块分量不小的“垫脚石”?!
不应该啊?!就算老谋子真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弟子看待,但也犯不着用这么大的力气吧?!
毕竟,就算未来老谋子的亲女儿拍电影,好像也没有受过这种优待吧?!
可是除了这个理由,好像也没有其他原因了吧?!
西影倒是应该还有些能量,但是压根不可能会用来扶持自己这个“临时工”;
,!
华谊那就更不用想了,因为华谊就算使劲,也该是在李彬彬拿影后的事情上使劲;
港圈的刘德骅那边,或许能在金像奖上帮上一点,但应该没可能在戛纳的奖项上说得上话;
思绪飞转中,李明反而越想越糊涂。所幸随着颁奖晚会的持续进行,当《时过境迁》的名字再次响起时,李明终于抓住了一点点线头。
“获得第六十三届戛纳最佳剧本的作品是,李峰、吴楠《时过境迁》。”
剧本!是剧本!电影能够获奖,除了电影本身的质量和老谋子的倾力推荐外,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时过境迁》的剧本身上。
因为客观来说,虽然电影剧本的创意是始于自己,但是剧本的创作过程中,自己其实并没有出多大力。
至于戛纳评审团为什么这么钟爱《时过境迁》的剧本,想来应该是剧本成立的底层思维逻辑——自我救赎,是来自基督教文化。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是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当一个人犯下大错之后,人们第一想法是通过什么样的惩罚,让这个犯错的人以后不敢、也不会再犯错。
但是如果在基督教为主的西方文化中,当一个人犯下大错时,人们第一想法并不是惩罚,而是向上帝祈祷请求宽恕。换句话说,其实就是犯错之人会通过向上帝祈祷这件事,让自己的负罪感能够消减。
至于这个人之后会不会继续犯下同样的错误,反倒不那么重要了!
而这截然不同的两种选择,又代表了两种甚至可以说是水火不容的社会思想逻辑——以个人感受为主的自由主义,和以集体利益为主的集体主义。
所以这届戛纳评委会的成员也是真聪呸,应该是真阴险才对。
居然想用自己这把“软刀子”,来搞文化入侵那一套!
:()华娱之这个导演是狗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