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乾隆年间,曲阜尼山脚下的小镇上,有一位颇有名望的教书先生,姓张,名文渊。张先生学识渊博,出口成章,尤其对经史子集倒背如流,讲解起来深入浅出,深受学生们的敬爱和家长们的推崇。然而,这位先生却有一个在当地极为出名的癖好——嗜酒如命。
每日清晨,张文渊先生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从床榻下取出他那珍藏的酒葫芦,轻抿上几口,让那辛辣而醇厚的酒液滑过喉咙,随后才会精神抖擞地开始一天的教学。
他的书房中,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酒坛和酒壶,从本地的高粱酒到江南的女儿红,从醇厚绵柔的米酒到浓烈馥郁的烧酒,琳琅满目,仿佛一个小型的酒窖。
对于张先生而言,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灵感源泉和心灵慰藉。
然而,与他的学识和酒品同样出名的,还有他那位同样爱酒如痴的书童,阿福。
阿福年方十五,机灵聪慧,但这机灵劲儿却没用在正处,常常趁着先生授课之际,偷偷溜进书房,从那些酒坛中偷取美酒,躲在角落里尽情享用。
有时喝得兴起,甚至会在课堂外的走廊上东倒西歪,闹出不少笑话。张文渊先生多次撞见阿福的偷酒行径,虽痛心疾首,却也念在他年少无知,且平日里做事还算勤快,只是屡屡告诫,并未严惩。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阿福偷酒的行为愈发肆无忌惮,甚至开始影响到了先生的正常生活和教学秩序。
有时,先生准备与来访的文人雅士共品美酒、切磋学问时,却发现自己珍藏已久的佳酿早已被阿福偷喝得所剩无几,只能尴尬地面对友人,这让先生颜面尽失。
终于,先生下定决心,一定要寻得一位滴酒不沾的书童,以彻底解决这一令人头疼的问题。
消息传出后,先生的好友纷纷热心地为他举荐合适的人选。一日,一位老友带着一位名叫阿顺的仆人前来。阿顺身材瘦小,但眼神中透着一股机灵劲儿。
先生见他第一面,便心存疑虑,心想这般机灵的模样,莫不是也如阿福一般狡猾?
于是,先生不动声色地指着桌上的一坛黄酒,问道:“年轻人,你看看这是何物?”
阿顺微微一愣,随即眼睛一亮,回答道:“先生,这是陈绍,听闻是黄酒中的佳品,口感醇厚,香气扑鼻,小人曾在老家的酒坊中见过。”
先生一听,心中顿时失望透顶,心想:“这阿顺连酒的名字都如此熟悉,想必也是个好酒之徒,断然不能留在身边。”于是,先生强忍着心中的不悦,找了个借口将阿顺打发走了。
过了几日,另一位朋友又领来了一位叫阿贵的仆人。阿贵身材魁梧,看起来老实憨厚。先生心中燃起一丝希望,再次指着黄酒问道:“你可知道这是什么?”
阿贵挠了挠头,犹豫了一下,回答道:“先生,小人不太确定,但看起来像是黄雕。小人曾听村里的长辈说过,这黄雕也是一种酒,不过价格昂贵,寻常人家很难喝到。”
先生听后,长叹一声,连连摇头道:“罢了罢了,你连这酒中上品都知晓,想必也不是不饮酒之人,我这里怕是留不住你。”就这样,阿贵也黯然离去。
又过了些许时日,第三位朋友带着一位名叫阿强的年轻人前来。阿强身材中等,面容憨厚,眼神中透着一股质朴。先生依旧如法炮制,拿着黄酒问他。
阿强一脸茫然,摇了摇头说:“先生,小人不认得这是什么。”
先生心中一动,又取出一瓶烧酒摆在他面前,再次问道:“那这个呢?”阿强仍是一脸懵懂,坚定地回答:“先生,小人从未见过这东西,实在不知。”
先生见状,顿时欣喜若狂,仿若在茫茫沙漠中寻得了一泓清泉。他兴奋地在房间里踱步,心中暗自思忖:“这次总算是找到了一位不饮酒的仆人,真是上天眷顾啊!”
于是,先生毫不犹豫地将阿强留了下来,并当场定下了雇佣的契约。
阿强初来乍到,做事还算勤勉。他手脚勤快,将书房打扫得一尘不染,先生交代的任务也都能迅速而妥善地完成,这让先生颇为满意,心中暗自庆幸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得力的助手。
一日,先生突然接到镇上一位老友的书信,邀请他前去家中商讨编纂当地县志的事宜。这对于热爱学问且热心公益的先生来说,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自然不能推辞。
于是,先生匆匆准备了一番,临行前,他神色凝重地将阿强叫到跟前,千叮万嘱道:“阿强啊,我今日有事要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