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刻进城,万一汪广洋是胡惟庸派来的,那么大门一开,杀出来的很可能就是敌军。就算能进去了,也一定会被胡惟庸拿住,倒是胡乱套个麻袋打死了,还说是打死了个叫花子。
如果不进城,那就丧失了最后一个机会。等天一亮,旭日东升之际,胡惟庸扶着允炆登基,诏书一下,同时处置一批将校家属,大军立刻就乱。就算能熬几天,等燕王的蒙古军赶来,到时候也是一场混战,远远谈不到天下太平……
老朱背负双手,踱了一会儿,终于决定拼死一搏:
“汤和,你不用进城了……你选一些士卒,先去会师燕王,再去黄山把太子和皇后接下来
“傅友德,咱们老兄弟这就拼一把?”
两人同时高呼:
“臣遵旨!”
好!
老朱看看天色,感觉也差不多了,又下令说:“汪广洋,你现在就手书一封信,投入城内,安定官绅,就说是官军进城……”
“臣遵旨!”
于是,
几个人分头行动,汪广洋写好了,又抄了几十份,让胡桢、赵瑁、方孝孺等人全都签名按押,全都射入城内。
老朱脱掉铠甲,就穿一身老农粗布,走在群臣之前,一个兵也不带,迈开大步,向着神策门走去。
果然,
一路上根本没有兵丁阻拦。
很快到了神策门,却见空空荡荡,门户大开,兵丁们都站在两侧,没有丝毫阻挡的意思?
咦?
怎么回事?
真的控住局面了?
蓝玉呢?
老朱恍然之间,想到了蓝玉当时凯旋回朝,也是从神策门进来,当时也是穿着一身粗布,将士卸甲,跟在身后……
“唉,……”
“蓝玉啊蓝玉,咱真的看不透你啊……”
老朱忍不住喃喃自语,而两行清泪也悄然滑落。
……
辰时初刻,
胡惟庸再也等不及,早早就派人去把群臣赶来,天刚刚亮,他就迫不及待地要篡位了。
毕竟,
这对他来说也是生死关头。除了扶朱允炆登基,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反正老朱是卸磨杀驴,他胡惟庸早晚都要死。说到底,这样干也是老朱给逼的!
这时,
一道光芒从东方发白之处射出,胡惟庸看着柔和的光芒,有点心慌神驰,一下子把自己感动了……
“他娘的……”
“我胡惟庸绝不给人做嫁衣……”
“这皇帝,你朱家当的,我就当不得……?”
喃喃自语间,
他摆摆手,陈德就大声高宣:
“吉时已到!天子登基……”
“宣诏……”
这时,
曾泰手持胡惟庸昨夜起草好的诏书,照着念起来:
“诏曰:大明驱逐胡元,重开宋天,有功于天下万民。奈何国步维艰,奸臣屡出,先有杨宪、刘伯温,裹挟百官,涂饰太平;又有汤和、傅友德等弑君于黄山行动,倡言暴乱,欲杀尽百官、士绅,天下将校官绅皆不能自安。孙臣允炆,当此艰难,乃思中兴,幸得贤臣胡惟庸、苏尘等人尽忠辅佐,京城方得宴然。今祥瑞既出,百官同德,天下军民仰望。孙臣思国不可一日无君,故准百官三奏,即位于奉天殿。大赦天下。”
胡惟庸这时站在朱允炆左边,看着十一二岁的小孩,听着自己撰写的传位诏书,一下子感动起来,只觉得自己真的是安邦定国的大太师,再造大明,抵定天下,实在是千古的功臣……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胡惟庸扶着朱允炆坐在龙椅上,然后回到殿下,带着百官三跪九拜。
这时,
一个阴恻恻的声音忽然传来:“怎么?咱已经死了?啥时候死的啊?咱怎么不知道?”
啊?
群臣刚喊了一嗓子,正在这空隙之中,忽然听到了最熟悉的嗓音。
皇上?
老朱?
群臣抬头一看,只见偏殿走出了一身粗布的老朱,手里拿着常用的那只玉如意痒痒挠,迈着舒缓的步伐,正走向正殿。
这?
群臣一下子僵住,全都看着胡惟庸。
而此时,
胡惟庸张大了嘴巴,满脸骇然,一时分不清是人是鬼?
“皇、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