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知心本是佛,由烦恼未除,枉作众生,但能使烦恼消灭,本具佛性自然显现。如磨镜然,止期垢净,勿虑无光。如医目然,但能去翳,自复本明。
须知我们的真心本来是佛,由于烦恼没有断除,所以枉作了众生。只要能使烦恼消灭,我们本具的佛性自然会显现。就好像磨镜一样,只需要期望尘垢磨干净,而不需要忧虑镜子没有光亮。又像治疗眼病一样,只要能去掉遮挡眼球的眼翳,眼睛自然会恢复本来的光明。
若于垢未净,翳未去时,即欲大发光明,曷可得乎。若发,便是妖魔所现,决非镜目之真正光明也。凡初发心人,俱宜以此意告之。
如果尘垢没有磨干净,眼翳没有去除,就想让镜子或眼睛大放光明,能做到吗?如果发光,就是妖魔所现的,决不会是镜子或眼睛的真正光明啊。凡是刚开始修行的人,都应该将这个道理告诉他们。复袁福球居士书
所言由佛学撮要,顿生正信,一以宿有善根,一以令严慈之熏陶使然。
你说由《佛学撮要》这本书,顿时生起正信,一是因为你宿世有善根,一是因为你父母的熏陶使得如此。
印光一介庸僧,于法道无所知晓,唯谛信净土,以期带业往生。有志愿相同者,随便酬答以自分之事业,意似有可取者,而文笔肤浅,实为贻诮高明,不禁惭惶无地。何得以理圆词妙等以誉之,不惧膺以凡滥圣之愆乎。
我是一个平庸的僧人,对于佛法之道一无所知,唯独真实相信净土法门,以期望带业往生。如遇志愿相同的人,以自己的本分事业随意回答他们,意理似乎有所可取,而文笔肤浅,实在是见笑于高明之士,不禁惭愧惶恐,无地自容。怎可用“理圆词妙”等话加以赞誉,难道不惧怕承担以凡滥圣的罪愆吗?
所言念佛三昧,说之似易,得之实难,但当摄心切念,久当自得。即不能得,以真信切愿摄心净念之功德,当必稳得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来信所说的念佛三昧,说起来似乎容易,要想证得实在很难,只管收摄心念恳切念佛,久而久之应当自然能够证得。即使不能证得,有真信、切愿、摄心念佛的功德,临终也必定可以承蒙阿弥陀佛接引带业往生。
事一心,若约蕅益大师所判,尚非现世修行人之身分,况理一心乎。以断见思惑,方名事一,破无明证法性,则名理一。
按照蕅益大师的判断,事一心不乱,尚且不是现在的修行人能够证得的,何况理一心不乱呢?因为断尽见思二惑,才叫做事一心不乱。破除无明烦恼,证得诸法之真实体性,才能得理一心不乱。
若是内秘菩萨行,外现作凡夫,则此之二一,固皆无难。若实系具缚凡夫,则事一尚不多得,况理一乎。
如果是内秘菩萨行,而外现凡夫相的修行人,那么证得事一心或理一心,固然不难。如果确实是具足烦恼惑业的凡夫,事一心尚且很难证得,何况理一心呢?
当过细看印光与永嘉某居士之极长一信,则可知。至于悟无生以后,护持保任,销镕余习,彼自了明,何须预问,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应当详细看我与永嘉某居士一封很长的信就明白了。至于觉悟无生理体之后,必须还要保护维持,消除存残余留的习气,这个到时候自然知道,何必预先问人,就像各人喝水一样,是凉是热自己心里清楚。
否则纵令饮者说得十分的确,而未饮之人,究不知其是何滋味。以居士将此悟无生忍,看得容易,恐自己或悟而不知保任护持,致余习复蒙,得而复失,故有此问。
否则纵然喝水的人说得十分明白,而未喝的人究竟也不知道是什么味道。居士把悟无生忍看得未免太容易了,恐怕自己或者悟得而不知道保护护持,以致使习气又会复发,而导致得到后又失去,所以才有这样的问题。
真无生忍,实非小可,乃破无明证法性,最下者为圆教初住菩萨,即别教之初地也,谈何容易。
要知道,真正证得无生忍,实在是非比寻常,是破除无明证得法性的人,最低也是圆教初住菩萨,也就是别教初地菩萨,谈何容易。
祈且依印光文钞所说而行,待其悉知净土法门之所以然,及信愿行俱能不被一切知识异说所夺,此后若有余力,不妨兼研诸大乘经论,以开智识,以为宏净土之根据。
请你依照我的《文钞》而真修实行,等到完全了解了净土法门的所以然,并且对于净土法门的信愿行,都不会被其他善知识的异说所动摇,此后如果有多余的能力,不妨再专研各大乘经论,来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