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孤城的消息在一路快马加鞭之下传的很快,在南王未动身前抵达了小皇帝的御案。
朱翊钧思考片刻,道:
“朕久不见宗亲,心中颇为想念。
太平王镇守北地,轻易不能动身,太平王世子在京城,可代父与朕一叙亲伦。
南王封地并无征战,可携世子一同进京,共叙皇家之亲,以表朕对宗亲的爱护之意。”
他看向一旁的王安,道:“王安,你便去一趟南王封地,传朕旨意,让南王叔带着世子进京吧。”
王安神色微妙,口中言喏。
魏子云望向王安退下的方向,略有些担忧,道:“皇爷,这能行吗?”
朱翊钧笑道:
“南王无兵无权,造反也掀不起多大风浪,朕最好奇的,是他究竟能想出怎样别出心裁的造反方法。
等满足了朕的好奇心,他便可以功成身退了,朕到时候也不吝从南王的宝库里给他掏点棺材本。”
朱翊钧指尖微微敲击御案,道:
“叶孤城可比朕只会吃喝玩乐的南王叔重要多了,又能打又有治理之才,如此良才,当入吾彀中。”
说着,他看向一旁肃然而立、身如青竹的花满庭,道:
“叶孤城既然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白云城的百姓也是朕的子民,朕是不会亏待他们的。
白云城的科考名额,不必在两广相争,单独划分一些出来。
花卿,今年春闺,朕要在京城看到出身白云城的士子。”
花满庭郑重领命,因为江南一事,花家有功,再加上平日的功劳积累,他从翰林院升到了吏部。
有出身翰林的背景,以及皇帝的信任,他在官场上的前途不可限量,但也因此更需要谨慎自持,每一步都要走得稳重谨慎。
小皇帝挥挥手,示意他们都退下。
天光尚好,他还要多批些奏折,并且每天都还要继续读书。
皇帝不读书,或是读得不够好,就容易被天底下一群最会读书的读书人给糊弄住。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自登基以来,夙夜忧思,图治天下,以安万民。然心中常怀宗族之亲,念及祖宗之德,欲与宗亲共叙天伦,以承先祖之遗训,弘家族之荣光。
…………
…………
今特颁此旨,欲召南王及世子,共聚京城,以叙亲情,故兹诏谕南王闻知。”
南王笑容满面地接了旨,跪地的怨气一扫而空,这叫什么,瞌睡来了送枕头,天命在我啊!
看着宣旨的王安,南王不着痕迹地望了一眼他手上翠绿的扳指,笑容更盛。
王安也朝着南王笑道:“王爷,怎地不见世子出来接旨啊?”
南王的笑脸顿时一收,面露悲恸道:
“唉!公公是不知啊,我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已经病倒在床许久了,封地的名医请了个遍,就是不能诊断出个缘由,只能叫小儿成日躺在床榻上熬命。”
王安也立刻换上悲痛的表情,语气关怀道:
“王爷且宽慰身心,世子吉人自有天相,一定能好转起来的!”
南王从袖子里取出巾子抹脸,道:
“小儿如今,却是再不能下床跋涉了,万岁的美意,小儿却只能心领了。”
王安神色略有些为难,道:
“王爷,这……这圣旨上可是要您带着世子入京,这……”
一旁的南王心腹顿时嚷嚷道:
“我家世子都病成了这般,如何能动身?到时候若出了差错,这不是要我们王爷的命吗?”
南王也跟着叹息道:
“纵使要了小儿的命也无甚大碍,只怕……只怕对万岁的声名……”
王安无奈道:“还请王爷让杂家见一见世子再说。”
南王示意一旁的侍从,侍从立刻在前开道,领着王安向王府后院走去。
等七拐八绕地进了一间院落,刺激熏鼻的药味弥漫着整个院落的空间,垂头的下人们不敢捂住鼻子,只能时不时地屏息敛声。
等进了屋子,这股药味就更重了,王安走上前,床榻的帐子太过厚重,只隐隐约约地看到里头躺着个人。
“杂家失礼了。”王安告罪一声,缓缓地掀开纱帐一角,只见里头躺着个面色蜡黄的少年,一张脸生的寻常,紧紧闭着眼睛,唇色发白,额头冒着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