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才华所深深吸引,一个个都对他倾慕不已。从此,弟弟的名声在当地迅速传播开来,越来越响亮。那些世家大族们听闻了他的才名,纷纷争先恐后地想要将他招为女婿,与自家结为秦晋之好。叔兄将这些情况一一告知弟弟,并与他商量此事。然而,弟弟每次听到这些,都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做出明确的回应。叔兄见他如此态度,便再次苦口婆心地劝说,试图让他做出决定。弟弟见叔兄如此执着,便开口说道:“我此生立志要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倘若不能金榜题名,我坚决不考虑婚姻之事。”
就在这时,恰逢学政大人莅临此地,进行巡视考察。兄弟两人一同报名参加了考试。然而,考试的结果却令人唏嘘不已。哥哥再次名落孙山,而弟弟却凭借着扎实的学识和出色的发挥,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成功晋级。随后,他参加了更高一级的考试,最终在顺天府的科举考试中荣获第四名的佳绩。到了第二年,弟弟更是在会试中大放异彩,成功考中进士。喜讯传来,整个家族都沉浸在喜悦和自豪之中。不久之后,弟弟被任命为桐城令,前往桐城走马上任。在任期间,他充分展现出了卓越的治理才能和非凡的领导智慧。他心系百姓,励精图治,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使得当地的社会治安稳定,经济繁荣发展,百姓安居乐业。他的出色政绩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和赞赏,没过多久,便被擢升为河南道掌印御史。随着官职的不断晋升,他所积累的财富也日益丰厚,甚至可以与王侯将相相媲美。然而,在官场的多年奔波和操劳,让他的身体逐渐不堪重负。于是,他以身体患病为由,向朝廷上书请求辞官回乡。皇帝念及他多年来的功绩和忠诚,恩准了他的请求。
当他荣归故里之时,昔日冷清的家门瞬间变得热闹非凡。前来拜访的宾客络绎不绝,几乎要将他家的门槛踏破。然而,面对这门庭若市的热闹景象,他却始终保持着低调和谦逊的态度,谢客不接待,希望能够享受一份宁静和自在。
从当初那个默默无闻、贫困潦倒的穷秀才,到如今声名远扬、地位显赫的达官贵人,在这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他却一直对娶妻之事只字不提,闭口不谈。这种反常的行为引起了人们的纷纷猜测和好奇,大家都对他的这一决定感到十分困惑和不解。
在他回乡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购买了一些婢女,安置在府中。这一行为引起了一些人的怀疑,他们猜测他与这些婢女之间或许存在着某种不正当的关系。他的嫂子听闻了这些风言风语,为了维护家族的声誉,决定亲自前往查看究竟。经过一番仔细的观察和调查,嫂子发现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发生,那些传言纯属无稽之谈。
不久之后,风云突变,明朝政权更迭,天下陷入了一片混乱和动荡之中。在这动荡不安的局势下,颜家女子觉得时机已到,决定向嫂子坦诚相告。她拉着嫂子的手,语气诚恳地说道:“嫂子,事到如今,我也不再隐瞒了。实话跟您说吧,其实我并非男子,而是您小叔子的媳妇。只因他这个男人实在是软弱无能,自己无法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功名,出人头地。我一时气愤难平,便决定女扮男装,代替他去参加考试。这些年来,我一直提心吊胆,深恐事情败露,被皇帝召见询问,从而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嫂子听了她的这番话,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连连摇头说道:“这怎么可能?你莫要拿这些话来哄骗我。” 颜家女子见嫂子不信,干脆利落地脱下靴子,将自己的双脚展示给嫂子看。嫂子亲眼看到那小巧玲珑的双足,这才惊愕不已,相信了她的话。再仔细一看靴子里,竟然塞满了厚厚的棉絮,以掩饰女子的小脚。至此,嫂子终于相信了颜家女子的话。于是,他们决定让书生承袭之前颜家女子所获得的官职和荣誉,而颜家女子则重新关起门来,恢复了女子的装扮和生活方式。
但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夫妻二人生活幸福美满,书生却一生都未能育有子女。为了延续家族的香火,他决定拿出钱财来购买妾室。颜家女子对此并无异议,只是略带调侃地对书生说道:“大凡一个人在取得了显要的地位和财富之后,都会购买一些姬妾来侍奉自己,享受生活的乐趣。我当官十年,始终保持独身,未曾有过这样的想法。而你呢,究竟有何福分,能够如此轻而易举地坐享佳丽的侍奉?” 书生听了妻子的话,笑着回答道:“那我便给你三十个面首,任由你自己去挑选吧。” 他们夫妻之间的这番对话被传了出去,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料。
就在这个时候,书生的父母因为儿子和儿媳的功绩,多次受到了朝廷的恩赐和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