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审问,县令终于查明了事情的真相。原来,这一切都是马永故意寻衅滋事,恶意诬陷学生,试图从中谋取私利。县令对马永的这种恶劣行为感到极为愤怒,他那紧锁的眉头和严厉的目光显示出他内心的愤怒和不满。他觉得马永的所作所为不仅违背了道德和良心,更是对法律和秩序的严重践踏,必须要受到严厉的惩罚。于是,县令毫不犹豫地下令杖责马永四十大板,每一板都带着正义的力量,以惩罚他的罪行。同时,还给马永戴上了沉重的枷锁,让他在众人面前示众,以示惩戒,让所有人都知道作恶的下场。可怜的马永在遭受了这番严厉的惩罚后,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创伤,如同被暴风雨摧残的花朵。仅仅过了三天,他那原本就虚弱不堪、千疮百孔的生命便走到了尽头,一命呜呼了,结束了他那罪恶且不知悔改的一生。
就在马永死去的这天夜里,朱叟在睡梦中看到了一个奇异而又令人惊讶的场景。只见马永穿戴整齐,身佩官服,一副威风凛凛、容光焕发的样子,走进了他的房间。马永的脸上带着一丝愧疚和诚恳,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悔恨和自责。他望着朱叟,语气沉重地说道:“我马永此生辜负了您对我的大恩大德,一直以来都无以为报。我深知自己的过错和罪孽,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悔恨和痛苦。如今我特地前来,就是为了报答您的恩情,希望能够在另一个世界里弥补我在人间所犯下的过错。”
朱叟听了马永的这番话,心中感到一阵惊讶和疑惑。还没等他完全反应过来,马永的身影便渐渐消失在黑暗之中,如同烟雾般消散无踪。朱叟猛然从梦中惊醒,他的心跳急速加快,仿佛要跳出胸膛。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睡衣也被汗水浸湿。就在这时,他听到了从隔壁房间传来的一阵婴儿的啼哭声,那哭声清脆而响亮。朱叟连忙起身前去查看,发现他的小妾恰巧在这个时候生下了一个儿子。朱叟的心中顿时涌起了一种莫名的感觉,一种难以言喻的直觉告诉他,这个孩子或许就是马永的转世。于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朱叟给这个孩子取名叫马儿。
马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表现得并不如其他孩子那般聪慧机敏,反应总是慢半拍。他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速度也比同龄人慢了许多,在理解和记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但令人欣慰的是,马儿对读书却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坚定的决心。尽管他在学习的道路上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从不轻言放弃,总是刻苦努力,一遍又一遍地研读那些经典的书籍和文章,常常挑灯夜读,废寝忘食。二十多岁的时候,朱叟为了儿子的前途,可谓是操碎了心,用尽了心思。他四处奔波,不辞辛劳,寻求各种关系和帮助,竭尽全力地为马儿的未来谋划。终于,在朱叟的不懈努力和坚持下,马儿得以进入县学,迈出了他人生中重要的一步,为他的未来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
后来有一次,马儿参加一场至关重要的考试。为了能够心无旁骛地备考,他住在了一家旅店里。白天的时候,他感到有些疲倦,身心俱疲的他便躺在床上休息。无意中,他看到房间的墙壁上贴满了各种各样的旧文章。这些文章涵盖了众多的主题和题材,内容丰富多样。其中有一篇关于
“犬之性”
的四句题引起了他的特别关注。马儿看了之后,心中暗自感到一阵恐慌和担忧,他觉得这题的难度颇高,对于自己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同难以跨越的高山。但出于对考试的重视和对未来的期望,他还是强打精神,振作起来,认真地读了好几遍这篇文章,并且努力将其牢记在心中,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没想到,当他怀着忐忑不安、七上八下的心情进入考场的时候,竟然惊喜地发现试卷上恰好遇到了这个曾经让他感到头疼、让他绞尽脑汁的题目。马儿心中大喜过望,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他感到自己仿佛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受到了命运的垂青。赶忙将之前记住的内容一字不差地抄录下来,奋笔疾书,文思泉涌。最终,凭借着这篇文章,他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表现出色,得了优等的成绩,因此获得了廪膳补贴,这为他的学业和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和支持,让他能够更加专注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就这样,马儿在学业上不断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前进。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奋斗,他在六十多岁的时候,终于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机会
——
补任临邑的训导一职。然而,在接下来的好几年里,他在任上的表现却令人大失所望,让人们对他的期望彻底落空。马儿没有结交到一个真正讲道义、重情义、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他的眼中,只有金钱和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