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头哭泣说:“承蒙恩宠,不敢推辞,但老母七十多岁,无人奉养,请让我等她终年,再听候任用。”一位像帝王的人,立刻命人查宋公母亲的阳寿,一长须官吏翻册后说:“还有九年阳寿。”众人正犹豫,关帝说:“可让张生代任九年。”于是对宋公说:“你本应立即赴任,现因你仁孝,给九年假期,到期再召你。”又勉励了秀才几句,两人叩头谢恩下来。秀才送宋公到郊外,自称长山张某,并赠诗一首,宋公只记得其中“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宋公骑马告别,回到家时,如从梦中醒来,原来他已死了三天,母亲听到棺材里有声音,扶他出来,他半天才会说话。后来打听长山,果然有个张生在那天死了。九年后,母亲去世,宋公办完丧事,沐浴后入室去世。他岳父家在城西门里,一天忽见宋公骑着金饰红辔的马,带着许多车马,到他家拜别,家人惊疑,不知他已成神,跑去询问,才知他已去世。宋公曾写自传,可惜战乱后没留存,这只是大概内容。
2.赏析
思想内涵:体现了对孝道的重视,宋公以赡养母亲为由请求延迟赴任,获诸神认可,反映出孝道在传统价值观中的重要地位。还通过宋公的文章“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展现了蒲松龄的善恶观,强调了善恶的复杂性.
科举影射:作为《聊斋志异》中最早的科举题材作品,反映了蒲松龄早期对科举考试的肯定态度,他将阴界城隍的选拔也设置为科举考试,表明其认为科举是选拔人才的有效途径,同时,关公作为试官,也体现了蒲松龄对公正考官的期待.
艺术手法: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使故事奇幻又具真实感,如开头点明宋公身份,结尾提及宋公自记小传,以及张生的存在可被证实等,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让读者更容易代入故事.
3《聊斋志异·考城隍》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以下方面:
时代背景
蒲松龄生活于明末清初,这是一个社会急剧动荡的时期。政治上,明朝亡国,清朝初建,统治者为巩固统治,手段残酷阴险,人民苦难深重,斗争激烈,文人感慨也更为深沉。经济上,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城市凋敝,田园荒芜。同时,明中叶以后的民主启蒙思想仍在发展,王夫之、黄宗羲等人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也影响了蒲松龄的思想.
个人经历
蒲松龄出生于渐趋败落的地主家庭,早年打下厚实文学基础,但他一生与科举无缘,从19岁到31岁屡试屡败,后做幕宾、坐馆教书,期间又多次参加科举,均未如愿。这种科举失意与生活困苦的经历,使他内心充满愤懑与不平,也为其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
文学传承
晋朝干宝的《搜神记》、南宋洪迈的《夷坚志》等志怪小说,对蒲松龄产生了影响。在这些作品的启发下,他将现实感触寄托于谈狐说鬼,创作出了《聊斋志异》.
创作缘起
康熙十年辛亥,蒲松龄应同乡孙蕙之聘在江苏宝应县衙帮办文牍,接到家书后,感慨自己一事无成,遂将收集的奇闻异事写入“夷坚志”,即《聊斋志异》,《考城隍》便是其中的早期作品.
4.《聊斋志异·考城隍》反映了蒲松龄多方面的思想感情:
强调仁孝思想
文中宋焘因老母无人赡养,请求考官准许其为母尽孝后再赴任城隍一职,得到考官们的认可,体现了蒲松龄对仁孝这一传统美德的推崇,认为其是为人的根本,即使在神鬼世界,也同样受到重视.
表达对科举制度的复杂情感
一方面,通过描写阴间公正、民主的科举考试,赞扬了阴间以考生德才为选拔标准的方式,反衬出对阳间科举制度的不满与批判;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他对理想人才选拔制度的期许,希望阳间的科举能够真正选拔出有品德、有才能的人.
体现善恶观念
主人公宋焘所写的“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得到诸神称赞,反映了蒲松龄的善恶观,即强调以人的主观意志来判断行为的善恶,注重行为的动机而非仅仅看重结果,体现了他对道德本质的深刻思考.
展现救世情结
作为古代士人,蒲松龄以文载道,通过该篇表达了选贤任能的治国构想、对正心诚意人格的期许以及持之以恒的现实追求,体现了其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与担当,充满了批判与建设的双重热情.
流露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蒲松龄一生科举失意,他借宋焘在阴间考城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