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姿绰约,便心生邪念,故意掉落果子去捏她的脚,结果身上衣服变成了树叶,他正襟危坐后才变回原样。后来他又借劝酒之机搔花城的手掌心,衣服再次变成树叶,他这才不敢再有妄想。花城和翩翩取笑他后便离开了,而翩翩并未责怪子浮。
秋末冬初,翩翩收集落叶储存食物,并拿洞口白云为子浮做棉衣。第二年,他们生了个聪明漂亮的儿子。子浮虽在洞中快乐,但仍思念故乡,想带翩翩一起回去,翩翩拒绝了,但说等儿子婚后他可自行决定去留。后来,翩翩与花城订了儿女亲家。儿子十四岁时,花城送女儿来完婚,新媳妇十分孝顺。子浮再次提出回家,翩翩认为他有俗骨,不是成仙的料,但儿子是富贵中人,可以带回去。新媳妇思念母亲,花城恰好到来,分别时大家依依不舍,翩翩剪叶为驴,让子浮三人骑着回家。罗大业看到侄子带着孙儿和媳妇回来,喜出望外。子浮他们入门后,衣服变回蕉叶,变回原形,后来子浮思念翩翩,带儿子回去探望,却只见黄叶满径,洞口难寻,只能伤心返回。
(二)从几个方面用周易哲学深度解析《翩翩》的相关奥秘:
主题思想与周易的联系
变易思想:《周易》强调事物的变化,《翩翩》中罗子浮的经历体现了这一点。他从富家子弟变为嫖娼染病的乞丐,又在遇到翩翩后生活发生巨大转变,如疮疡痊愈、衣食无忧等,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
阴阳平衡观念:故事中存在诸多阴阳对应的元素。如翩翩和花城娘子代表着女性的柔美、善良与智慧,是阴柔的力量;而罗子浮则体现了男性的欲望、世俗与莽撞,属阳刚。二者相互作用,构成故事的发展脉络,体现了阴阳平衡与互补。
指导思想与周易的关联
道德修养:《周易》注重道德修养,《翩翩》也蕴含此思想。罗子浮起初行为不检点,但在与翩翩相处中,逐渐受到约束和感化,如因对花城娘子的不当举动而受到衣服变树叶的惩戒,体现了遵循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与《周易》中倡导的“君子进德修业”相符 。
顺应自然:故事中翩翩的生活方式体现了顺应自然的理念。她取自然之物为用,如用山叶作饼、以白云为絮等,与《周易》中“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所表达的顺应自然规律的思想一致.
文化传承与周易的契合
对传统价值观的传承:《翩翩》传承了诸多传统价值观,如善良助人、家庭伦理等。翩翩对罗子浮的救助和包容,以及后来两家结为亲家等情节,体现了传统的仁爱、和谐等价值观,与《周易》所承载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相呼应,是对传统价值观的延续和传承。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周易》中包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翩翩》中的仙境生活也是如此。山洞中的生活衣食无忧、自由自在,反映了人们对摆脱世俗烦恼、回归自然纯真的理想生活的渴望,是传统文化中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表达。
天地人之道的体现
天地之道:故事中的山洞环境优美、物产丰富,是自然的馈赠,体现了天地的滋养与孕育万物的功能。而季节变化、白云树叶等自然元素的运用,也展现了天地运行的规律,人们需顺应此规律方能和谐生存.
人之道:罗子浮的经历体现了人在天地间的成长与选择。他起初迷失自我,后在翩翩的影响下,逐渐懂得克制欲望、回归正道,体现了人在面对天地自然时应有的自省与觉悟,以及遵循道德、顺应自然以实现自身价值的“人之道”。
(三)在《聊斋志异·翩翩》中,罗子浮和翩翩有着鲜明的人物形象:
罗子浮
意志薄弱,误入歧途:罗子浮父母早亡,由叔叔抚养长大,但他在十四岁时被坏人引诱,沉迷于嫖娼宿娼,甚至为了追随妓女逃离家乡,肆意挥霍钱财,最终身染梅毒疮,被赶出妓院,流落街头,可见其意志不坚定,易受诱惑.
知错能改,心怀感恩:在遇到翩翩后,罗子浮得到了救助和感化,逐渐改正了自己的错误。他对翩翩心怀感激,在想要对花城娘子行不轨之事被惩戒后,能够羞愧地打消杂念,不再有非分之想,并且在与翩翩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安心度日,还会因思念家乡的叔叔而想要回去尽孝,体现出他内心深处的善良和责任感.
眷恋尘世,难舍凡俗:尽管罗子浮在山洞中过着神仙般的生活,但他仍然心系家乡和亲人,难以割舍尘世的情感和牵挂,最终带着儿子儿媳回到了家乡,这也体现了他作为凡人的一面,无法完全超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