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贼!若酤自啖,便有用度!再支吾,老拳碎颠骨子!”缪垂首不敢声。
忽一人自户内出,见缪,诧异曰:“尔何来?”缪视之,则其母舅。舅贾氏,死已数载。缪见之,始恍然悟其已死,心益悲惧。向舅涕零曰:“阿舅救我!”贾顾皂帽人曰:“东灵非他,屈临寒舍。”皂帽人乃去。
贾引缪入,曰:“甥别无兄弟,父母爱如掌上珠,常不忍一诃。十六七岁时,每三杯后,喃喃寻人疵;小不合,辄挝门裸骂。犹谓稚齿。不意别十余年,甥了不长进。今且奈何!”缪伏地哭,惟言悔无及。贾曳之曰:“舅在此业酤,颇有小声望,必合极力。适饮者乃东灵使者,舅常饮之酒,与舅颇相善。但日已西,难以遽言。姑卧榻上,明旦再与舅议。”缪从之。
贾去,缪即昏睡。及醒,日已向午,觉腹胀中饥,思食。望榻前有一几,掷双箸其上,又有一黑碗,盛汤半碗,热气犹蒸腾。缪掇碗就几,狼吞虎咽,顿觉精神爽发。始忆囊空,莫可告贷,不知舅所设何策。因往寻贾,竟未言及。贾曰:“甥勿虑,馁则有之,饱则未也。”乃指阶下石,令缪坐,谈饮中事,缪因述其狂纵。贾曰:“君过矣!今日之祸,皆平日忌刻所致。君当痛自悔惩,戒酒省愆,则地狱中无此苦趣也。”缪敬听之。
贾又曰:“东灵使者好饮,我常与之酒,其为人颇慷慨,或可丐其缓颊。但此君恶骂,忤之甚矣。须善求之,勿再唐突。”
明日,贾自外归,喜曰:“事谐矣!适东灵至,我苦求之,初甚难之。既而谓我:‘此去当暂放归,戒其改行。倘仍前辙,定不尔恕!’”缪闻之大喜,贾又嘱曰:“此去切宜自戒,不可仍蹈前非。我言不足信,东灵使者之言,不可不听。”即令皂帽人送之归。
三、用周易哲学从几个方面对这首七律诗词进行深度解析:
阴阳平衡与和谐:
在《赞聊斋卷四析阴阳》中,“阴幻阳移皆有悟”体现了阴阳的动态变化。正如周易所强调的,阴阳是不断变化和相互转化的。聊斋卷四中的鬼怪故事里,阴阳的变化并非无序,而是在一定的规律下进行,让读者从中领悟到平衡与和谐的重要性。
“阴阳世界玄机隐”暗示着这个世界中的阴阳并非表面所见,而是隐藏着深层的奥秘和规律。正如周易中阴阳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宇宙万物的变化,诗中的阴阳世界也充满了需要探索的玄机。
变化与无常:
“阴幻阳移”反映了阴阳的幻变和迁移,这与周易中“变易”的思想相符。世间万物包括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命运,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没有恒定不变的状态。
“细品深思多感慨”可以理解为,当我们深入思考这些变化时,会感慨于命运的无常和阴阳转化的不可捉摸,这也符合周易中对于变化的理解,即变化是永恒的,而适应变化需要智慧和洞察。
道德与修养:
“情牵理绕尽含芳”意味着在阴阳变化的世界中,情感与道理相互交织。从周易哲学的角度看,这可以理解为在阴阳的动态平衡中,人的道德和修养起着关键作用。
一个人如果能够遵循阴阳之道,以中正、平和的心态对待事物,便能在阴阳的变化中保持内心的安宁和道德的坚守,如同在复杂的世界中散发芬芳。
天人合一的观念:
“阴阳世界玄机隐,哲理人生智慧藏”表达了世界的阴阳规律与人的生活哲理之间的紧密联系。
周易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类的行为和命运与天地自然的阴阳变化相互呼应。聊斋卷四中的故事所蕴含的阴阳哲理,也是引导人们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四、用不同词牌名对上述主题进行解析:
《清平乐·聊斋卷四阴阳析》
聊斋卷妙,鬼怪奇情绕。阴幻阳移深意杳,哲理其中堪道。
尘世变幻无常,阴阳交错思量。悟得玄机何往,心灯照亮迷茫。
《西江月·聊斋卷四阴阳悟》
卷四聊斋奇异,阴阳幻化无穷。鬼妖故事意难终,皆把人生涵笼。
福祸相依常事,兴衰交替如风。平衡之道在心中,方解世间迷梦。
《卜算子·论聊斋卷四阴阳》
鬼怪现阴阳,卷四篇章秀。理趣深藏韵味悠,智慧光芒透。
善恶自分明,福祸皆因宿。世事无常变幻中,守正方能佑。
《蝶恋花·品聊斋卷四阴阳》
走进聊斋观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