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唐僧师徒二人骑着马,一路快马加鞭地赶来,不多时就来到了那座建筑的山门前。二人停下马来,抬眼仔细打量,只见眼前矗立着的果然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 瞧那寺院,层层叠叠的殿阁错落有致,一间间的廊房曲折相连。在那三山门的外面,只见高高的上空有万道彩云飘浮缭绕,仿佛将整个寺院都笼罩在一片祥瑞的氛围之中;而在五福堂的前方,千条红雾轻盈地缠绕着,那鲜艳夺目的色彩给寺院增添了几分神秘而庄重的气息。
寺院的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松树和篁竹,这些松竹不知道生长了多少年,它们四季常青,不受岁月的干扰,始终散发着一种清幽宁静的气息;还有那一林的桧柏,每一棵都枝干挺拔,色泽鲜艳,身姿傲岸而秀丽,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它们的坚韧与不凡。
再看那寺院里的钟鼓楼,高高地耸立着,显得格外雄伟壮观;浮屠塔也是峻峭挺拔,直插云霄。寺庙里的僧人们都在安心地参禅修行,保持着内心的平静与安定;而那栖息在树上的鸟儿偶尔啼叫几声,声音婉转悠扬,仿佛也在这宁静的氛围中领悟着禅意。整个寺院一片寂静,没有丝毫的尘世喧嚣,真正是一处不染纤尘的清净之地;这里的一切都彰显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清虚之态,仿佛蕴含着深刻的佛道之理。
正如诗中所云:上刹只园隐翠窝,招提胜景赛娑婆。果然净土人间少,天下名山僧占多。这寺院宛如隐藏在翠色窝巢中的一片净土,其景致之美,甚至超过了那传说中的娑婆世界。也难怪说人间的净土本就稀少,而天下的名山大多都被僧人占据,用来修建这等清幽圣洁的寺院,以供修行问道之人潜心修炼、感悟佛法了。
唐僧从马背上缓缓下了马,孙悟空也将肩上的担子歇放在一旁,师徒二人正准备抬脚迈进寺院的大门呢,就在这时,只见那门里陆陆续续地走出了一群僧人。 瞧这些僧人呀,一个个头上戴着左笄帽,那帽子样式古朴,戴在头上显得颇为端庄持重。
身上则穿着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的僧衣,那衣料看上去虽不是什么华丽之物,却透着一种素雅的气息,仿佛象征着他们远离尘世污垢、一心向佛的心境。 再看他们的耳部,坠着一对铜环,走起路来,铜环便会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偶尔发出细微的声响,别具一番韵味。
腰间呢,用一条绢带束着,使得那僧衣更加贴合身形,整个人的仪态看上去也越发显得整齐利落。 他们脚下蹬着的是草编的鞋子,走起路来稳稳当当的,每一步都迈得踏实又从容,仿佛带着一种修行之人特有的沉稳。而他们的手里,都提着一只木鱼,那木鱼的色泽在岁月的摩挲下透着一种古朴的质感,仿佛见证了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诵经参禅时光。
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他们的嘴中一直念念有词,那低沉而有韵律的声音,不断地吟诵着经文,仿佛所有的心思都已全然皈依到那高深的般若智慧之中,沉浸在对佛法的虔诚修习和感悟里,外界的一切似乎都无法打扰到他们这份专注与宁静。
唐僧见到这群僧人走出来,赶忙停下脚步,恭敬地站在门旁,双手合十,微微欠身,行了一个问讯礼。那为首的和尚见状,也连忙回礼,脸上带着笑意,说道:“哎呀,方才真是失礼了,没注意到贵客临门。”紧接着,便开口询问唐僧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听闻唐僧说明来意后,和尚热情地邀请他们进入方丈室内喝茶。 唐僧礼貌地说道:“我这弟子乃是东土大唐皇帝派来的钦差,要前往雷音寺拜佛求经。
如今走到此处,天色已晚,所以想在贵寺借宿一晚,还望行个方便。” 那和尚连忙说道:“请进里面坐,请进里面坐。” 唐僧这才转过头,唤了一声孙悟空,让他牵着马一同进来。那和尚的目光一下子落在了孙悟空身上,当他看清孙悟空的相貌时,不由得心中一紧,脸上露出一丝害怕的神情,忍不住凑近旁边的僧人,小声问道:“那牵马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啊?” 唐僧赶忙轻声说道:“嘘!小声点儿!
他这人性格有些急躁鲁莽,要是听见你说他是什么东西,肯定会生气发火的。——他是我的徒弟。” 那和尚听了唐僧的话,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打了个寒噤,甚至不自觉地咬起了指头,心里暗自嘀咕道:“怎么会收这样一个丑头怪脑的家伙当徒弟呢?真是让人难以理解。” 唐僧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微笑着说道:“你可别小瞧他,虽说长得是丑了些,但本事可大着呢,对我们这一路的行程十分有用。”
孙悟空耳朵尖,虽然唐僧压低了声音,但他还是隐隐约约听到了一些,心中暗自不爽,狠狠地瞪了那和尚一眼,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