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愿要跟随菩萨做个徒弟,这不,就跟着师父上路了。”
乌巢禅师听了,顿时喜上眉梢,连说了三个“好”字,脸上的笑意愈发浓郁。紧接着,他目光一转,看向一旁的孙悟空,抬手指定,开口问道:“这位又是谁呢?” 孙悟空嘴角上扬,露出一抹不羁的笑容,调侃道:“这老禅师怎么认得他,反倒不认得我了?”
乌巢禅师微微一愣,随即略带歉意地解释道:“实在是贫僧见识浅薄,还望海涵。” 唐三藏赶忙在一旁补充道:“禅师,他是我的大徒弟孙悟空,神通广大,一路保护我至此。” 乌巢禅师恍然大悟,连忙赔笑道:“原来是孙大圣,方才多有得罪,实在是欠礼了,欠礼了。”
唐三藏再次朝着乌巢禅师恭敬地拜了下去,一脸恳切地询问道:“禅师,弟子一心想要前往西天大雷音寺求取真经,只是不知那大雷音寺究竟在何处呀?还望禅师您指点一二。” 乌巢禅师微微摇头,神色凝重地说道:“远着呢!远着呢!那可不是轻易就能抵达的地方啊,而且这一路上虎豹横行,凶险异常,着实难行呐。”
唐三藏一听,心中愈发急切,却仍旧礼数周全,更加殷勤地向禅师表达着自己的心意,再次追问道:“禅师,那这路途到底有多远呀?
还请您详细告知弟子。” 乌巢禅师看着唐三藏那副虔诚又执着的模样,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说道:“虽说这路途确实遥远,不过只要你信念坚定,总有到达的那一天。只是啊,这一路上的魔瘴才是最为棘手的,它们无处不在,难以消除干净。我这儿有《多心经》一卷,总共是五十四句,合计二百七十字。
往后你要是遇到了有魔障出现的地方,只要诚心念诵这部经文,自然就能免受伤害了。” 唐三藏听闻此言,如获至宝,赶忙拜伏在地上,言辞恳切地向禅师请求传授此经。乌巢禅师见他心意如此坚决,便不再推辞,当下口诵经文,开始传授起来。
只听那经文说道: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当他修行进入到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境界的时候,能够以智慧的力量去洞察世间万物,看清五蕴其实都是空无自性的,凭借这样的洞察,菩萨得以度化一切苦难与灾厄。 舍利子呀,要知道,世间的色相和空性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空性也和色相是一体的;色相本身就是空性,空性也就是色相。而人的感受、想法、意志以及意识等方面,也都是同样的道理,它们同样是空无自性的。
舍利子啊,一切法都是空性的相状,它们不会产生,也不会消灭;既不存在污垢,也无所谓洁净;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正因为是处于这样的空性之中,所以没有实实在在的色相,也没有感受、想法、意志以及意识这些存在;没有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也没有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没有眼界,乃至一直到没有意识界;没有无明这种烦恼,也没有无明被消除殆尽的情况;乃至没有生老病死,也不存在生老病死被消除的状态;没有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这些修行的法门,也没有所谓的智慧可得,更没有什么修行成果可得。
正是因为无所得的缘故,那些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们,依靠着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内心没有丝毫的挂碍;因为没有挂碍,所以就不会心生恐惧;远离了那些颠倒错乱的想法以及虚幻不实的梦想,最终达到涅盘的境界。 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诸佛,同样也是依靠着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才得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呀,要知道般若波罗蜜多,它是有着神奇力量的咒语,是能够带来光明智慧的咒语,是至高无上的咒语,是无可比拟的咒语,它能够消除世间一切的苦难,这可是真实不虚的呀。 所以现在就要来说说般若波罗蜜多咒了,那咒语就是:‘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要知道这位来自唐朝的法师唐三藏本就有着深厚的慧根和不凡的根源,他仅仅只是耳闻了一遍《多心经》,便将那经文内容牢牢记住,一字不差,这部经文也因此得以流传世间,要知道它可是修真之人的总纲经典,是通往成佛境界的关键法门呀。
那乌巢禅师传授完了经文之后,便准备踏着云光,返回自己在乌巢之上的居所。可唐三藏心里仍旧惦记着西去的路程,满心的求知渴望,哪肯就此罢休,赶忙伸手扯住禅师的衣角,一脸恳切地再次请求,非要问个清楚,弄明白这往西去的路途到底有着怎样的确切情况不可。 乌巢禅师见状,微微一笑,也不再推辞,开口说道: “这西行之路嘛,其实也并非难到无法前行,你且听我细细说来,也好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