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苏棠瞠目结舌。
转头看了看旁边也有些呆滞的杨胜天。
两人对于佛法来说,就是一个文盲。苏棠虽然是莲花教的圣女,但是她只管当圣女,又不管念经,杨胜天这等出身魔教的,不念魔经,没有样歪就算是大功德了,怎么可能去读佛经呢?
何况青木崖那地儿,收藏佛经算怎么回事?
难道要搞一个小西天?
苏棠悄悄的碰了碰杨胜天的腿,眼睛眨了眨,意思就是——你听明白了没有?
杨胜天耳垂摆了摆,表明自己没听懂。
于是苏棠果断的端起碗,笑道:“吃饭,吃饭,我师父说了,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谁说话谁洗碗!”
赶紧的拿起碗开始扒饭。
这就是绝杀。
所以武林中人有文化的,像是老和尚这样的,绝对是稀罕物的存在。不说别的,光是这唾沫子就能让你自惭形秽。
净闲师太都不禁佩服起这个老和尚了。
果然能够当上大派特别是武林魁首少林寺的主持的人,都不是简单的不要脸的人。于是对着慧空大师合十行礼。
“今日听师兄一席话,茅塞顿开。佩服!”
慧空大师面不改色。
“以后常来研究佛法,我还是有一些心得的,互通有无!”
一顿饭吃得几个人不尴不尬,全靠慧空大师调节气氛。
吃完饭之后,苏棠和杨胜天告辞。
等走到了山门口,慧空大师拿出了一本书,递给杨胜天说道:“此乃我毕生修行的感悟,送给你们俩作为谢礼,希望能搏你们一笑。”
杨胜天天真的接了过来,还再三道谢。
看着杨胜天和苏棠两人施展身法,很快消失在了下山的路上之后,慧空大师这才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转头一看。
“师太还没走啊!”
净闲师太呵呵的冷笑:“你倒是希望我走呢,还是不走?真是老狐狸。你一个修行的和尚,怎么那么多心眼呢?”
慧空大师:“别污蔑我,都是出家人!”
净闲师太:“呸,你还出家人。就你这手段,没有当面拆穿你就是给你面子了。说,你送他所谓的武学心得,是不是想着就是让张真人替你修补完善一下你们少林的武学?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你们少林的至宝——易筋经吧!”
慧空大师:“虽是易筋经,但也不是至宝,都是佛家典籍而已。”
净闲师太冷笑一声,摆一摆袖子,说道:“走了,走了,再和你待一会,我都要被你这满心的算计沾染了,坏了我的修行。”
说完一展身法,身形犹如一只展翅而起的鹤鸟,翱翔而去。
慧空大师一脸笑意,对着远处临滨镇的方向,道了一声“阿弥陀佛”,这才心满意足的回到了少林寺去了。
净闲师太得赶紧回去,然后尽快的落实去年在华山和张正道达成的两派互相交流的各项事宜,派弟子去桃花观进修。
这是大事,也比老和尚要光明正大,得的好处要大得多。
不然自己凭什么白白的送胡芸英一个五绝之一的名头?
而此时张正道正在河边和国师钓鱼。
国师现在是张正道的忠实钓友。
主要是在钓鱼的时候,国师能够有所感悟。
毕竟张正道现在的修行,已经越发的高深起来,特别是钓鱼的时候,似乎有勾连天地之力重重联系在里面。
就算他放下的钓钩是直的,更没有鱼饵,也有鱼儿来咬钩。
这就已经违背了他的常识了。
不是说自己做不到。
国师也能够做到用直钩钓鱼,只需要用内力引动鱼钩,直接刺向水里的鱼儿,然后再钓上来,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但是一个是被动的去刺,另一个是主动的去咬。
虽然看起来差别不大,但是国师知道,这里面的区别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哟,上钩了!”
国师提竿,果然一条两三斤的鳜鱼钓上来了。他将鱼放进了鱼篓,有些幸灾乐祸的看了看张正道空空如也的鱼篓。
“真人不必灰心!毕竟只钓了半天,还有机会的。”
张正道忽然就丢下了钓竿,站起来就朝着道观走去。
国师愕然。
刚才只不过开个玩笑,怎么就生气了?平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