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坚壁清野之策。如此坚持下去,待到冬季来临之际,俺答汗定然无法获取太多好处,或许只需在大同附近稍加劫掠一番后便会自行撤军。”
嘉靖微微点头,表示对王宪计策的认可,但紧接着追问道:“那么依你所见,谁可胜任总制一职?又有谁能担得起提督之责呢?”
王宪略作思索,答道:“回陛下,微臣以为刘清源经验丰富、智谋过人,可以胜任总制;而郤永则勇猛善战、威震敌胆,适合出任提督。此外,还应任命李瑾为大同总兵,负责监督城外防御工事的修建事宜。如此安排,必能确保万无一失。”
嘉靖听后,嘴角微扬,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心想,这王宪果然有些见识,所荐之人也皆是可用之才。于是,他当机立断地道:“甚好!那就按照爱卿所言行事吧。即刻拟旨,任命刘清源为大同总制,郤永为大同提督,李瑾为大同总兵,并责令他们立即赴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随着嘉靖皇帝的一声令下,整个朝堂瞬间鸦雀无声,气氛肃穆至极。
众人深知,这场战争牵涉甚广、意义重大,不仅关乎国家存亡,更直接决定着天下苍生的命运。
而皇帝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成为左右战局胜负的关键因素。
在此刻,每个人的心头都沉甸甸的,默默地祈祷着大明王朝能安然无恙地渡过此次难关。
尽管仍有一些大臣心有不甘,企图提出异议,但当他们看到皇帝已然颁下圣旨时,即使是那些向来倔强如铁的臣子们,也不得不闭上嘴巴。
毕竟,抗旨不遵可是大罪,谁敢轻易冒险?
就在这时,嘉靖皇帝突然话题一转,问道:"朕听闻顾鼎臣顾爱卿已归朝,不知他今日是否前来上朝?"
话音刚落,满朝文武皆是一愣,脸上露出茫然之色。
前一刻,众人还在为北疆战事争论不休,转眼间,陛下却提及了顾鼎臣之事,实在令人费解。
一时间,朝堂之上陷入了一片死寂,众臣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应答。
嘉靖身边的太监弯腰小声的在嘉靖身边说道:“陛下,顾大人已经在外面候着了。”
“哦?快请进来!”嘉靖面不改色的说道。
太监直身高声喊道:“宣顾鼎臣觐见!”
没过多久,只见顾鼎臣小心翼翼地迈着小碎步走进了金銮殿。他的步伐轻盈而稳健,仿佛每一步都充满了敬畏之情。进入大殿后,顾鼎臣立刻双膝跪地,恭敬地叩头行礼,并高声喊道:“微臣顾鼎臣叩见圣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微微颔首,表示回应。接着,他轻声说道:“嗯,起来说话吧!顾爱卿此番路途遥远,想必甚是辛苦。自你返乡祭祖以来,已与朕分别一年有余,朕对你可是思念得紧呐!尤其是你走后,再无人能如你一般为朕撰写那精妙绝伦的青词,朕每每想起此事,便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啊。”
说罢,皇帝沉思片刻,然后说道:“拟旨,顾鼎臣德才兼备,忠心可鉴,特擢升其为吏部尚书一职。原吏部尚书另行安排,不日将公布新职任命。望顾卿不负朕望,尽心尽力,为国选材,造福百姓。”
下面的顾鼎臣满脸惊愕,嘴巴微张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仿佛被雷劈中一般。
他怎么也想不到,当初只是为了引起皇上的关注,随意写了几首青词来取悦皇帝。但自从皇上读了他的青词之后,对其赞叹不已,从此便欲罢不能,时常要求他再写一些。
然而,顾鼎臣并非甘于只做一个阿谀奉承、谄媚讨好的青词官吏。他心中怀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渴望能真正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于是,他毅然决定请假回乡探望亲人,希望能够远离宫廷的纷扰,寻得一片宁静。
原本以为这次皇上急匆匆地将自己召回京城,定是想征询关于北方局势的看法和建议,但事实却大出所料——皇上依旧执着于让他撰写青词!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顾鼎臣感到无奈又无力。
但皇命难违,纵使心中百般不愿,他也只能低头领旨道:“臣谢陛下隆恩!”
言语之中透露出一丝苦涩与无奈。
:()待君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