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鸢静静的看着自己从姑苏寺拿出来的经书。这个秘密她连叔叔都没有说,这是爹从小就告诉她的一个秘密,不能和任何人说。她都快不记得爹和大哥二哥的样子了,就记得爹抓着她的手,一遍又一遍告诉自己,一定要记得。
姑苏寺无疑是座废墟,不过五十年前,姑苏寺还是中原传承最久的佛寺,大秦鼎盛时从西域迎三万卷经书,第一站便是途经姑苏寺。后来元焕起兵,大魏不兴佛教,姑苏寺的香火淡了不少,以致最后被回纥所灭。
“温鸢,我昨日讲的那段书,能背下来吗?”
坏了,被夫子点到了,温北君和碧水都走了,她是名副其实的将军府老大,这样一来就…什么都没背。
早已习以为常的小姑娘看着夫子的眼睛,没有一丝犹豫,“今日就背。”
张昭看了看这个学堂最为顽劣的学生,摇摇头,要不是那位二品将军给足了他作为读书人的尊重,兴办学堂,广招士子,他早就让温鸢滚出去了。
不过老人还是没有说什么狠话,这是他给这群姑娘上的最后一节课了,她们也都及笄了,不管学识如何,都会准备嫁人,而他这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子也许就会离开临仙,往北看看。
他曾就读于大梁学宫,不过他没有选择入仕,他知道老祭酒韩遂昌做的事情,也不想再去为虎作伥,他选择了回到故乡。临仙虽然对读书人没什么好感,但是对于他这个老临仙人没什么恶感。后来温北君选择了开办学堂,把侄女塞给他这个老夫子手里,也是让他这把老骨头再燃烧了一次活力。他很喜欢这群学生,让他觉得自己不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头子。
曾经最为心细的洛笙睡在冰冷的地下,也没人再去观察张夫子的心情,少女们离开学堂的时候就和往常一样轻松,有对于新生活的憧憬,也有不再需要读书的愉悦。
老人一个人坐在屋内,看着一个个小姑娘长大,他也真真切切的老了。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凑了上来,“夫子,能请教您一个问题吗。”是温鸢,他没有因为方才的顽劣就去给这个小姑娘摆什么脸色,他很开心别人请教问题,就算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哪怕问他一句城东头的包子卖几文钱他也是愿意的。
“咸阳离我们临仙有多远啊。”
老人知道温鸢为什么问出这个问题,温北君这一趟没选择带上这个小姑娘,走之前特地来拜会自己,要监督她的功课。这一趟出兰陵前还好,在魏国境内,没多少人敢去和有二品将军和五品郎中的使团较劲。但若是过了兰陵,就只有一条路去咸阳,过燕国。虽然魏燕关系没有魏汉那般恶劣,但也没有多友好,这一趟必然是有些许坎坷。
“来往不到一年吧。”
模样秀气的小姑娘眨眨眼,“那岂不是大半年见不到叔叔了?”有些兴奋又有些落寞,张昭突然想起来这个小姑娘很小的时候就没了爹娘,也是个可怜的孩子。如果这趟温北君折在路上了…他也有所耳闻近年格局愈发混乱,齐楚打了一场大仗,死了十多万人,回纥不知道为什么发疯打掉了几万人,蒙夷蠢蠢欲动,匈奴更是摸到了大秦边境…
已经够乱了,还能更乱些吗,还要死多少人。
温鸢看夫子不再说话,就微微鞠了个躬,溜出学堂了,准备再出城去看看,再看看姑苏寺。
少年听见远方的钟声,和僧人的佛法,他只是来把《法华经》送给姑苏寺,他偷看了几次确认只是一部再普通不过的法华经,不知道为什么要让他不远千里来送给这座古刹,他相信姑苏寺不缺这一本法华经,又不是什么孤本经书。
好想好想见到那个小姑娘啊,少年如是想,不知道她是尚书的千金还是哪家公侯的郡主,和自己真是般配,这一趟也就遇见那个小姑娘是件好事,真是不可理喻,他竟然被赶着在寺里吃了一周素斋了,要不是爹说等温叔叔来接他,他真该早就去城里吃点好的,听说前面临仙城的葱爆牛肉是一绝,还有黄酒—是他在深宫喝不到的那种土气。
不过这群光头里面有个小光头还算有趣,喜欢偷偷摸摸问他些有违佛法的问题,比方说是不是寺外全是美女,美女是不是会吃人;或者肉是什么味道,是不是比菜好吃一百倍。他记得小光头故作老成的样子,“天天吃菜,嘴巴淡的嘞。”真是有趣,比深宫里那群之后迎合奉承他的太监有趣的多。在少年心中,小光头是仅次于一见钟情小姑娘的朋友,也可能因为小光头不知道他的身份,如果知道了怕也会像那群太监一样,不再和自己开玩笑了。这个念头一直持续到了少年长大成人,只不过他不知道当年那个小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