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国际形势依旧波谲云诡,新中国面临着来自外部的重重压力。美国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不断进行军事挑衅,妄图通过武力威胁等手段遏制我国的发展。同时,中苏关系也逐渐走向恶化,苏联在边境地区陈兵百万,对我国的北部边境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在这样严峻的地缘政治环境下,我国的工业布局显得极为不合理,大部分重要的工业企业都集中在沿海等较为发达的地区,一旦遭遇战争,极易遭受毁灭性打击,国家的工业基础和国防安全将面临巨大风险。
当时的历史文献这般记载着:“乙巳年,外患交逼,美于东南寻衅,苏于北疆陈兵,吾国工业多聚沿海,战时堪忧,为固国防、保工业、促发展,遂启三线建设,谋工业内迁,于内陆广筑根基,以备不虞也。”基于这样的背景,一场规模宏大、意义深远的三线建设蓬勃兴起,旨在将沿海和边疆地区的部分工业企业、科研单位等向中西部的三线地区迁移,构建起稳固的战略后方。
李三线,四十岁,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工业建设工程师,他出身于华东地区的一个工业世家,自幼便对各种机器设备、工业生产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他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凭借着扎实的功底顺利进入了一家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工作。多年来,他参与了多个重要项目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性格坚毅,勇于担当,对国家的工业发展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只要是关乎国家建设的任务,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冲在前面。
当得知三线建设的号召后,李三线的心中既激动又深感责任重大。他明白,这是关乎国家安危和长远发展的重大举措,自己作为一名工业建设领域的专业人员,必须要投身其中,为三线建设贡献力量。
李三线所在的企业,接到了要整体搬迁至西南某三线地区的任务。接到通知后,他便开始着手准备相关的搬迁工作。首先要面临的就是设备的拆解和运输问题,那些大型的机械设备,每一台都重达数吨甚至数十吨,如何安全、完整地将它们拆解并运送到千里之外的新厂址,是个巨大的挑战。
“同志们,这些设备可都是咱们企业的宝贝,也是咱们国家工业的命脉啊,大家一定要小心谨慎,确保每一个零部件都不能损坏,这关乎着咱们到了三线地区能不能顺利恢复生产啊。”李三线在拆解现场对工人们叮嘱道。
工人们齐心协力,在李三线的指挥下,小心翼翼地给设备做上标记,然后按照操作流程逐步拆解。有的设备结构复杂,拆解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损坏关键部件,李三线总是亲自上阵,凭借着自己多年的经验,指导工人避开那些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设备拆解完成后,就是运输环节了。当时的交通条件远不如现在发达,通往三线地区的很多道路都是崎岖坎坷的山路,运输车辆行驶起来十分艰难。
李三线跟着运输车队一起出发,一路上,他时刻关注着车辆的情况,遇到道路颠簸的地方,就赶紧下车查看设备有没有松动。有一次,在经过一段泥泞的山路时,一辆载着重要设备的卡车陷在了泥里,怎么也开不出来。
李三线心急如焚,他立刻组织大家一起想办法,有人找来木板垫在车轮下,有人在后面推车,李三线则在一旁指挥着司机操作。经过大家的一番努力,卡车终于缓缓驶出了泥坑,李三线这才松了一口气。
经过长途跋涉,设备终于安全运抵了位于西南三线地区的新厂址。然而,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这里的厂房还只是刚刚开始建设,一片荒芜的工地上,只有几座简易的临时工棚,周围的基础设施几乎为零,没有完善的水电供应,也没有配套的生活设施。
但李三线没有丝毫抱怨,他迅速投入到厂房的建设工作中。白天,他戴着安全帽,穿梭在工地上,和建筑工人一起搬砖、砌墙,指导着厂房的布局和建设,确保厂房的结构符合生产要求;晚上,他又和技术人员们一起研究设备的安装方案,借着昏暗的灯光,在图纸上勾勾画画,讨论着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让设备尽快安装调试到位。
在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物资短缺的问题。一些建设所需的特殊材料,在当地很难找到,需要从外地调配,但运输又需要时间。
“咱们不能干等着啊,看看能不能就地取材,找一些替代品先把工程进度推进下去。”李三线对身边的同事说。
于是,他们发动当地群众,一起寻找可以替代的材料,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一些能满足基本要求的本地材料,缓解了物资短缺的压力,让厂房建设得以继续顺利进行。